北京險資債權投資規模全國居首 突破1200億南方財富網小編給您帶來相關資訊。
保險資金正在探索多樣化服務實體經濟。近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保監局獲悉,截至2016年底,保險資金通過債權投資計劃累計參與市重點項目建設規模達1265.2億元,占全國9.4%,居全國首位。
保險資金當前在支持實體經濟方面正取得更多的進展,北京保險資金圍繞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加快推動重點領域保險業務發展,保險功能作用日益凸顯。除了通過債權投資計劃形式加大對重點項目建設外,還持續推動保險業服務中小微和科技企業。
據了解,利用“股票質押+貸款保證保險”的方式為新三板企業提供融資增信支持;持續推動科技保險和專利保險發展,截至2016年12月底,科技保險為123家次企業提供風險保障164.1億元;專利保險為12家次企業提供風險保障650萬元。此外,北京保監局聯合中關村(000931,股吧)管委會推動建設中關村國家級科技保險創新示范區,同相關部門、保險公司、科技企業召開會議對接企業需求、確定工作目標,調研了解其他地區保險示范區成功經驗,研究立項中關村國家級保險示范區的申請準備工作。
事實上,在保險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方面,北京地區的農業保險進行了諸多創新型探索。在服務“三農”發展方面,北京先后啟動了大興區肉牛保險試點,擴大生豬價格指數保險、玉米干旱氣象指數保險試點保障范圍。2016年,肉牛保險試點共承保肉牛2102頭,提供風險保障2102萬元。生豬價格指數保險試點范圍擴展至北京所有養殖生豬的市轄區,承保生豬94.3萬頭,提供風險保障11.3億元。玉米干旱氣象指數保險承保1.3萬畝,提供風險保障1273萬元。另外,還制定農險信息技術應用規范,發揮北京農金平臺e采集系統的技術優勢,通過衛星遙感等信息技術手段采集農險承保標的信息,全面應用于農業保險承保驗標、查勘定損和信息登記,提升信息化水平。
此外,北京保險業也在服務社會治理體系創新方面探索推出新的保險產品,包括公共責任險、自然災害責任險、醫療責任險等。2016年,北京險種覆蓋由初期的11個行業擴展至31個行業,累計投保企業21370家,提供風險保障金額895.5億元。2016年,新增豐臺區政府參與投保,東城區、石景山區和豐臺區擴展了火災爆炸、煤氣中毒、傳染病等無責救助責任。截至目前,已為北京市大部分區政府及相關部門提供政府公眾責任險、自然災害責任險、見義勇為責任險等各類風險保障8億元。此外,醫責險競爭機制進一步優化。經營機構增至6家,投保醫院數量增加近200家,2016年共為1288家次醫療機構提供風險保障11.3億元,支付賠款6991.4萬元。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