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個省市下調社會保險繳費費率。近期,已有上海、廣東、天津、甘肅、江西、北京等超過12個省市相繼出臺文件下調降低社保費率,而且主要集中在工傷、失業、生育“三險”。此次社保費率下調主要涉及哪些險種?費率下降待遇是否會降低?
目前社保繳費費率占工資總額4成
中國社保體系主要由“五險一金”組成。其中,養老保險總費率28%(單位繳費20%、個人繳費8%);醫療保險8%(單位繳費6%、個人繳費2%);失業保險費率2%(單位、個人比例各省自定);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由單位繳費個人不繳,工傷保險平均費率為0.75%;生育保險的平均費率為不超過0.5%。住房公積金最高限是24%(個人、企業各繳費12%)。
在全國絕大部分地區,“五險”的總費率已達到企業工資總額的39.25%。其中,企業負擔為28.25%,個人負擔為11%,企業社保負擔非常沉重。
社保繳費費率下調哪些險種費率?
此輪社保費率下調,主要集中在工傷、失業、生育“三險”,一方面是去年國務院常務會就明確要求下調這三項保險費率;另一方面,工傷、失業、生育等保險基金目前各地普遍收大于支、結余較多,因此適當下調費率不會影響保險基金正常運行。
人社部公布的數字顯示,目前我國社保費率為39.25%,其中養老和醫保占36%左右。對于各界普遍呼吁下調的養老和醫保費率,目前有上海、浙江杭州和福建廈門等地涉及。
南開大學社會建設與管理研究院院長關信平說,上海、廣東等地區屬于勞動力流入地。大量農民工都在務工地繳納養老保險等社保,養老保險基金轉移回保險待遇支付地時,只能轉移個人賬戶,以及統籌賬戶中部分比例基金,因此給上海、廣東等地留下不少結余,因此具備下調空間。而不少勞動力輸出大省,基金收入相對較少,支付壓力較大,由此降低繳費比例空間不大。
社保費率下調是否會使待遇降低?
據業內人士介紹,當前“五險”基金征收與待遇發放兩者并不直接掛鉤。社保待遇發放高低,主要取決于國家和各地已制定的待遇計發或報銷管理辦法,除部分基礎養老金待遇外,其他社保待遇與繳費費率高低并不直接相關。
記者采訪發現,當前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待遇發放標準,主要與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等因素密切相關,而醫保報銷主要與報銷范圍與報銷比例相關,均不涉及繳費費率因素。因此,只要現有社保待遇發放標準不改變,后期待遇就不會受到費率調整影響。
降低單位繳費費率對養老保險待遇也不會產生影響。目前,退休職工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根據基礎養老金計發公式,基礎養老金發放高低主要取決于職工退休時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職工本人平均繳費工資和繳費年限三項因素,與企業或個人繳費費率高低無關。而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會受職工本人繳費費率影響,只有職工個人繳費費率下調,才會影響個人賬戶養老金這部分收入。
記者采訪了解到,此次多地調整的養老保險費率,僅涉及企業繳費部分,個人繳費比例并未調整,不會影響個人賬戶養老金收入。
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表示,考慮到維護參保人依法享有的保障待遇,在一些統籌地區階段性地適當降低費率并且主要是適當下調單位費率的情況下,在當期征繳收入大于支出、或依靠財政補助或動用基金累積結余可確保基金收支平衡的條件下,可以不降低個人的有關險種的保障待遇水平。
(原標題:社保繳費費率下調哪些險種費率?社保費率下調是否會使待遇降低?)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