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資金端來看,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對象主要是個人和同業,也就是個人理財產品和同業理財,其定價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競品比較,比如個人存款和同業存款利率,相同期限的他類理財產品收益率,如貨基、券商資管計劃、信托產品、互聯網理財產品等。
在此,以貨基為例。2017年3月初的時候,貨基的7日年化收益率是2%左右,如今貨基的7日年化收益率漲到了4.47%,如果銀行理財收益率不提高,1年期的還是4.2%左右,不論是靈活性還是收益率都競爭不過貨基,所以銀行理財收益率也會相應提高。
從資產端來看,銀行理財最終會投向各類資產。從目前銀行理財的投向看,主要是債券、非標、基金等,這些資產的收益率走勢就決定了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相對于資金端而言,資產收益率對理財產品收益率的影響更大,這也是為什么2017年以前理財產品收益率一路走低,1年期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甚至破4%,市場總是喊著“資產荒”的原因。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