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平安壹錢包上的“飛常幸運”航空意外險和“飛常準點”航空延誤險已不見蹤影。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主要是因為賠付率太高,航空延誤險不再被保險公司推崇是因為其盈利不佳等多種原因,很多保險公司要么徹底下架該險種,要么上調費率、下調理賠金額,或者降低理賠次數,或者變更理賠規則。
目前,在攜程上依然可以搜索到包含航班延誤險的產品,但價格均比之前高出許多。北京商報記者此前在攜程機票頻道上看到,今年1月,航班延誤險還曾是每份20元,航班抵達目的地延誤超過3小時及以上賠付300元。但現在,攜程機票頻道所推薦的產品價格多在30元以上。如平安攜程境內長線保險,售價39元,4小時以上一次性賠付200元。另外一款美亞“暢游神州”境內旅行保障,售價30元,每延誤5小時,可獲賠償300元。
有保險業內人士分析稱,大多數保險公司推出的航班延誤險之所以大熱,是因為無需機場提供延誤證明,系統自動識別發紅包理賠。在理賠時間上也更加人性化,多數產品延誤2小時起即可開始賠付,更有延誤1分鐘也有現金紅包拿的產品,類似以上4小時才能獲賠的產品不再具有吸引力。
實際上,航延險屬于典型的場景險產品,目前市面上大多數航延險產品均需要用戶提前24小時進行購買。但這一情況正在發生改變,有保險公司借勢微信小程序的火熱,把該險種應用到場景中讓這一保險又火了一把。近日,眾安保險推出了一款基于微信小程序位置服務“附近的小程序”的延誤險——機場延誤險。用戶只需通過微信搜索找到“機場延誤險”,即可通過此款小程序進行快速投保。與傳統延誤險最大的區別在于,“機場延誤險”小程序無需提前24小時購買,尤其適用于機場候機用戶人群。(原標題:航空延誤險汛期被雪藏:平安壹錢包上不見蹤影)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