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市難之外,隨著監管趨嚴,欲進入保險領域的各路資本,熱情也開始減退。 截至上周末,今年發布擬設保險公司公告的上市公司數量僅14家,擬設保險公司的數量為11家,包括5家壽險公司,3家健康險公司,2家財險公司和1家保證保險公司。而去年同一時期,共34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擬參與投資設立19家保險公司,今年降幅分別為58.8%和42.1%。
此外險企開業的速度也略有放緩,根據保監會官網披露的信息,2016年以來,保監會批準籌建的各類保險企業一共是23家。但是目前開業的公司只有13家,沒有開業的公司包括: 北京人壽、招商局仁和人壽、黃河財險、三峽人壽、匯邦人壽五家綜合性保險公司;人保養老、瑞華健康、太平科技三家專業保險公司,以及廣東粵電自保、永誠資管。
“監管明確強化開業驗收工作,建立驗收評價機制,并將公司發展規劃、產品投資、公司治理的落實情況與分支機構準入掛鉤,倒逼保險公司提高合規水平,構筑風險防范的長效機制,這讓不少希望走捷徑的保險公司知難而退。”一位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評價。
保險牌照獲取的艱難,這讓部分參股保險公司的上市公司萌生退意2017年1月11日,世貿股份也發布關于公司終止參與設立保險公司的公告,稱公司在參與籌建新沃財險過程中,各方意見未達成一致,經與合作各方協商后,公司決定終止參與設立新沃財險。而在今年3月,美盈森也曾發布公告稱,終止參與發起設立長青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