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注意到,近年來,2C(消費者)的網絡安全風險保障正日益受到市場關注。碎片化的賬戶安全保險、信用卡盜刷險價格便宜,成為不少樂于上網消費的大眾標配保險。不過,這些產品僅是網絡安全保險中的某一項或幾項保障。在國內市場,2B(企業)的網絡安全保險目前的發展情況如何呢?
據中怡保險經紀金融及專業責任部總監申迪中介紹,“自2012年由歐美等成熟市場引入中國以來,網絡安全保險發展較為緩慢,市場接受度偏低。由于缺失相關的數據作為支撐,國內保險公司初期的態度也較為謹慎,僅是有選擇地挑選承保?!?/p>
業內人士介紹,與在全球市場中市占率達九成的美國相比,目前國內網絡安全保險定價僅為前者的50%,未來定價將隨風險事件的發生作出調整。
事實上,網絡安全事件一旦發生,損失金額巨大。截至2016年底,雅虎發生了兩次泄密事件,共泄露了15億條個人信息;去年2月,孟加拉國央行8100萬美元被竊,成為網絡攻擊導致的最大金融業損失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截至2016年,在美國市場,網絡安全保險的最新賠付率為55%~65%,包括費用率在內的綜合成本率約87%,較2015年略有提高,顯示網絡安全環境有所惡化,但承保盈利,存在一定的利潤空間。
Andrew Mahony認為:“中國的網絡安全保險市場目前已經進入到第二階段,市場前景明確,保險公司意識到市場機會和競爭將趨于激烈,但缺少大數據作為定價支撐,當發生1~2單較大損失之后,市場將發生變化。在第三階段收緊規模、提升保費?!?/p>
據了解,保險公司可能開始針對某些行業收取較高的保費,并且出于風險控制的考量,會對其進行承保能力和承保條件的限制,例如大型零售業、健康護理和金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