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養老保險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都是只聽到樓上樓梯聲,沒有見到政策真正走下來落地。中國保監會原副主席、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理事周延禮6月4日在以“經濟全球化與金融業規范發展”為主題的2017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表示,“要加快推進商業養老保險制度建設,盡快落實相關稅收優惠制度”。
據了解,個人稅收遞延養老保險是由保險公司承辦的一種商業養老年金的保險。社會公眾投保可以享受一定程度上個人稅收延遲繳納的優惠。而政府通過稅收延遲繳納的激勵來籌集養老金,建設或者豐富保障體系,成為國際社會的通行做法。 周延禮表示:“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應該已經出臺了,但是沒有落實,這些問題比較突出。我記得差不多十年前,在上海、天津都有這樣一些試點,都有一些延伸型的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探索。但現在是只聽到樓上樓梯聲,沒有見到政策真正走下來落地。”
事實上,早在2009年,國務院就曾明確提出來要探索發展個稅遞延的養老保險。2014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適時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并計劃于2015年開展試點。
今年3月8日,財政部新聞發言人歐文漢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目前已經基本形成政策建議。基本思路是實施遞延納稅政策支持,即由個人自愿建立個人養老賬戶,對在規定額度內進入該賬戶的收入,以及在賬戶中投資運營的收益暫不征稅,其應繳個人所得稅可延期至將來領取養老金時再征收。
而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倒逼養老保障體系改革。周延禮指出,目前,中國養老保險體系中的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一支獨大”趨勢明顯;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參與率偏低,但是在穩步發展;第三支柱商業養老保險缺口較大。此外,也應該建立第四支柱,即加強社會保障基金建設,形成對養老保險多層次、多渠道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