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港股上市公司中國人民保險集團發布公告,透露其即將啟動回歸A股計劃。公告顯示,人保集團計劃登錄上交所上市,以每股人民幣1元的面值面向A股市場投資者,發行數量不超過45.99億股。不過,《投資快報》記者注意到,在過去幾年時間里,財險業務依然是人保集團的主力業務,每年為集團總保費收入貢獻約七成的比例,而人身險業務雖然已發展數十年,但依然“長不大”,另外,隨著入局者的增加,市場競爭的加大,過去幾年,人保財險、人保壽險的市占率都一直在下降。
財險老大一年不如一年
人保成立于1949年,可謂是一家老牌險企了,經過改制之后,2012年,人保集團正式于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此后,公司即將登陸A股的消息不斷,但直到2017年年初,這一消息才正式落實。據公司官網介紹,目前人保集團旗下擁有包括人保財險、人保資管、人保健康、人保壽險、人保投資控股、中盛國際保險經紀等10多家專業子公司,特別是在保險領域,人保集團目前布局還是比較完整的,囊括了財險、壽險、健康險、資管及再保險五張牌照。
在過去數年時間里,財險業務依然是人保集團的主力業務。數據顯示,2016年人保財險保費收入達3113億元,同比上漲約11%,遠遠超過排名第二、第三的平安財險和太保財險,占據著絕對的行業龍頭位置。值得關注的是,人保財險雖然一直是財險圈行業老大,但今日光景確實不如昨日,早在2011年,人保財險的市占率還有36.3%,隨后幾年時間里,市占率出現了明顯下降,到2016年年末,人保財險的市占率已經下降到33.5%,由此,守住財險陣地的形勢已非常嚴峻。
壽險市占率連年下降
雖然財險是人保集團的主業,但壽險顯然能為公司帶來更長期、更穩定的現金流。此外壽險一旦進入盈利期,效益也十分不錯,人保也不打算放過這一塊大蛋糕,2005年11月,人保集團布局壽險業務,人保壽險由此成立。在過去十年時間里,人保壽險發展迅速,從可查閱的年報資料中可以看到,從2012年到2016年,人保壽險的保費收入一直在上漲,到2016年年底,公司保費收入達1055億元,同比上漲17%,占總保費收入的比例大約為24%。不過,雖然保費收入一直在上升,但人保壽險為集團貢獻保費的力量并未得到顯著提高,在2011年到2016年期間,財險依然占據著公司保費收入來源的大頭,而留給壽險的位置卻一直未能突破三成。
此外,過去幾年間,人保壽險的市占率一直在下降,數據顯示,2013年到2016年4年時間里,人保壽險的市占率分別為7%、6.2%、5.6%、4.8%,每年均以將近1個百分點的速度在下降,可以看到,目前人保壽險的市占率與第一梯隊的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已經拉得很遠了,這一點從規模保費收入排名中也可窺見一二,據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人保壽險的規模保費僅排名行業第十,既比不過老牌的國壽、平安壽,也拼不過新進入市場的安邦和華夏。由此看來,雖然人保集團一直很想做大壽險業務,但由于壽險市場競爭較大等原因,這一愿望始終未能實現,人保壽險看起來力不從心。
2014年現金流為負
去年存若干未決法律訴訟
根據上交所發布的發行上市條件來看,人保集團登錄上交所或許并非難事,但或許未必毫無波折。從人保集團方面來看,去年該公司總保費收入4398.74億元,對于2015年3883.87億元的數據同比上漲13.3%,2014年公司則實現總保費收入3491.69億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人保集團似乎未能達成最近3個會計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累計大于5000萬元的要求。具體來看,去年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38.31億元,對比2015年204.41億元的數據同比增加16.6%,而在2014年該項數字出現負值,為-3.99億元。
此外,上交所披露的上市條件要求,最近三年無重大違法行為。而據人保集團去年年報顯示,于2016年12月31日,該集團存在若干未決法律訴訟事項。人保集團方面指出,由于保險業務的性質,公司及子公司在日常業務過程中可能涉及法律訴訟或仲裁,這些法律訴訟主要涉及子公司保單的索賠,亦可能涉及與保單的索賠無關的法律訴訟及仲裁。不過,人保集團認為,由此引致的負債不會對該集團的財務狀況或經營業績構成嚴重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