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LIMRA&;LOMA總裁兼首席執行官Bob Kerzner專程飛來中國,與10多家中國壽險公司高管交流。65歲的Bob一直不斷在各國調研,這是他第30次來到中國。
Bob于日前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結合他逾40年的國際壽險行業經驗,詳談國際市場及中國壽險市場發展趨勢的看法及判斷。他表示,這一次,他發現中國壽險行業高管普遍關注兩個問題:如何提高銷售隊伍生產力、如何利用新科技。與外國公司高管擔心會被新技術“干掉”不同,中國企業的高管更期待利用新技術實現超車。
據了解,LIMRA&;LOMA是一家總部位于美國的金融行業研究和培訓機構,在全球64個國家擁有1200多家會員公司。
國際代理人
在做減法
去年,中國保險公司增加代理人超100萬人,全行業營銷員數量超700萬人,擁有了世界上最龐大的代理人隊伍。
Bob表示,這是非常獨特的現象。在絕大多數發達國家,代理人團隊人數在縮減,一是銷售誤導導致監管限制,二是保險代理人服務的中低端階層需求增加緩慢,服務高端階層的理財顧問因可為客戶提供系統全面的理財規劃,進一步擠占了市場。
他介紹,全球已有6個國家完全取消了代理人的傭金制,如芬蘭、丹麥、澳大利亞、英國、荷蘭、挪威禁止保險公司向營銷員支付傭金。現在,成熟的市場里有一個趨勢:由傭金模式轉向收費模式,付費方為客戶端。
“市場成熟度的增加會進一步推動渠道多元化發展。”Bob說,美國現在三分之二壽險業務來自代理人渠道,三分之一來自其他銷售渠道。
Bob認為,中國目前的代理人擴張熱潮與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有關。問題在于,保險代理人團隊流轉率太高、留存率太低,如果可以把流轉率降低20%,把生產力提高20%,情況可能會和現在不同。
盡管國際代理人數量收縮,但Bob強調真正的保險顧問永遠被需要。他建議,代理人應掌握更加全面的理財知識和技能——這已被多個國家的經驗證實。
人工智能
將改變保險業
新技術的發展給包括保險在內的各行業帶來巨大機遇和挑戰,保險公司未來將往何處去?對此,Bob表示,利用科技促進壽險銷售是很好的嘗試,這個進程正在加快。回看過去10年,可以發現電腦的應用已改變整個保險市場,更多復雜的保險產品被創造出來,代理人通過筆記本電腦與客戶交流,快速做出復雜的保險計劃。
他預估,人工智能將推動保險業改變傳統銷售方式、運營方式,簡單的保全、客服工作可能逐漸被人工智能取代。“我們可以看到機器人(18.18 -1.25%,診股)開始參與簡單的客戶問題解答。”他說,當然,也有客戶更渴望和真人面對面交流,或者至少是電話交流。
指數年金發展迅速
談及2017年全球壽險發展趨勢,Bob認為歐美國家老齡化趨勢嚴重,長期低利率使得壽險公司發展更為艱難。而中國年輕一代正在崛起,中產階級逐步擴大,不管是亞洲還是中國,未來10年發展都令人矚目。
在Bob看來,中國同樣要重視養老問題,雖然中國儲蓄率全球最高,但如果缺乏對退休生活的規劃,儲蓄并不一定能幫助做好養老儲備,“長壽”還會進一步加劇養老風險。
Bob說,美國的養老保險制度經過長期發展,已發展為政府主導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企業主導的雇主和雇員共同出資的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制度,以及個人商業養老保險這樣一種三足鼎立的養老機制,分別發揮政府、企業和個人的作用,為退休養老提供多渠道保障。
其中,年金是一種很重要的養老規劃方式。Bob介紹,美國市場上目前主要有三種年金,第一種是定額年金,沒有風險,但利率只有1%~2%;第二種是變額年金,回報不確定,可以根據客戶需求調整投資方向;第三種是定額年金和變額年金結合(即指數型年金),既可保證客戶本金回報,也可獲取較好收益。過去五年中,指數型年金發展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