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為中資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契機,也帶來了挑戰。企業在此過程中如何預判風險、化解風險,成為必須要面對的課題。多位保險經紀業內人士近日接受采訪時認為,在更好幫助“走出去”企業提供風險解決方案方面,保險經紀機構可以做的有很多。
“走出去”面臨多重風險
“目前,中資企業‘走出去’面臨比較突出的風險包括地緣政治風險、人員風險、融資風險和執行風險四方面。”怡安奔福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兼怡安風險服務中國首席執行官陸勤說。
在地緣政治風險方面,“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眾多,各個國家的政治環境、地緣風險都不同,這是所有中國企業“走出去”面臨的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在人員風險方面,現在“走出去”企業的管理人員和基建工人的人身風險以及員工福利設計,也是企業面臨的一個較大問題。在融資風險方面,現在有1400億美元準備投入到“一帶一路”建設中,很多項目在海外還需再進行融資,融資方式往往采用PPP方式。由于PPP涉及多方,中間的不確定性風險也很高。在執行風險方面,一個項目在開始執行時將面臨自然災害風險,每個地區的自然環境不同,遇到的自然災害也不一樣。
中怡保險經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吳青觀察到,前幾年中國企業“走出去”以承包工程居多,近幾年并購案例明顯增多。承包工程和并購發生所在地的風險特質不一樣。承包工程多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收購兼并更多是在歐美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基建項目的最大風險來自于政策風險以及后續的融資風險、人力風險等。而在發達國家,則更多要面臨貿易保護等問題。貿易保護主義會導致一些收購和兼并的項目難以順利開展。
“談到收購兼并,不僅是資本運作的層面,我覺得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組織和人才保障是否跟得上的問題?!扁埠餐卮笾腥A區首席執行官張宏提到,接下來10年內企業“走出去”的最重要手段就是兼并收購。企業“走出去”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所以企業必須要考慮組織的能力、人才是否已具備。在中國企業“走出去”過程中,人才和組織上的保障很重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勞動法規、用工規則、用工習慣不同,所面臨的風險也不同?!捌鋵嵢松戆踩L險僅是其中一個很小的問題,更多應關注更大的風險,就是組織保障的風險和人員管理整體的風險?!睆埡暾f。
如何應對風險
陸勤提到,怡安在2016年4月份曾預計,“一帶一路”發展過程中的保費規模將近10億美元。在未來兩年中,預估涉及的保費規模為2.5億美元。這僅是對“一帶一路”沿途國家而言,不包括美國、歐洲。
在吳青看來,從“一帶一路”的投資角度講,將面臨非常巨大的風險,這包括投前風險和投后風險。投前風險要作出相應決策,針對投資能導致的結果或投資失敗的風險進行全面分析以及預判。
“現在在企業‘走出去’過程當中,每個項目投資金額都很大。其實,企業只要投入其中一部分資金用于人才投保,后續風險將大大降低。現在很多企業并沒有將人才作為投資的重要部分。這是被忽略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睆埡晏岬?。
吳青認為,對于保險經紀機構而言,應對上述風險,要具備了解當地承保情況信息的能力,能從企業的組織架構、人力資源配備方面將風險管理這件事重視起來;在后期發生賠案時,能夠通過當地的服務團隊及時進行估損。這也對保險經紀公司提出了挑戰——如何能夠運用合適的風險管理流程和系統并迅速反應,能夠保證“走出去”的企業在事件發生時,都能獲得妥善的保險服務和解決方案。
服務重特色
陸勤表示,過去10年中,在“一帶一路”國家的工程建設投資已達4000多億美元。這10年,中怡一直參與其中。一個項目總體來講應包括項目開發、融資、開建項目、運營維護直到項目結束共5個步驟。對于中怡而言,在這方面做了很大的投入,具體體現在“一帶一路”的路徑上,新加坡、悉尼、巴基斯坦卡拉奇、倫敦、洛杉磯等都設置了專門的服務團隊,同時將怡安在當地的網絡調動起來,去服務于中國企業。
吳青表示,為應對發達國家進行收購兼并,中怡保險經紀設計了解決方案,即反向分手費保險,意思是,當中國企業作為買家到發達國家去收購或并購一個企業,如因政府原因導致不能持續,那么它在與交易方簽署合同之前的分手費約定會由保險公司來承擔?!斑@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創新,它能利用保險將風險管理運用到前端?!?/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