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紀比較大的上海用戶,騎共享單車摔倒導致左側股骨頸骨折。我們11點接到理賠申請,核完材料后下午3點完成賠付5000元。但因為傷勢比較嚴重,可能會達到國家規定的傷殘標準,那就得按照其評殘的等級來進行意外險傷殘賠付,最高50萬元,我們在跟進中?!眹┊a險共享單車保險項目負責人高天嬌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近日,首批9名因騎行共享單車受傷的用戶憑借贈送的保險獲得了理賠,標志著共享單車的保險保障機制進入常態化運轉。
但業內人士指出,保險只是補救措施,即使共享單車實現保險全覆蓋,因騎行產生的傷害也會給當事人帶去各種痛苦。所以,即使有保險,用戶也要合理使用共享單車。
據了解,此次獲賠的均為使用支付寶掃碼解鎖騎行用戶,相關保險服務由國泰產險提供。其本身是支付寶為方便用戶推出的新服務:用一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解鎖騎走6家品牌近600萬輛共享單車。同時,這些掃碼騎車用戶會獲得保險保障:發生意外事故并造成自身傷害的,意外醫療報銷上限5000元,身故或傷殘有50萬保障金額。因為在此之前,并非每家共享單車品牌均為用戶提供保險。
從實際運營看,這一新功能上線近20天來,共為用戶投保數千萬份,目前有9位騎行受傷用戶理賠成功。
具體來說,從4月29日到5月17日,用戶通過支付寶向國泰產險發起的在線理賠申請已被處理65起,其中有9例已經理賠完畢,理賠金額最低54元,最高5000元;14起在等待憑證上傳中;6起用戶自主撤銷,36起拒賠。
高天嬌說, 就具體案件看,一部分用戶是因單車部分零件瑕疵等問題受傷,一部分是因為緊急避讓汽車、三輪車或突然沖出的行人,或因高空落物、井蓋等問題摔倒。
從時間上來看,出險案件超過一半發生在下午5點以后。在下班高峰期和夜間,避讓行人動物、汽車相撞和看不清夜路等原因集中出現。其次出險高峰期是在中午,早上則相對較少。
關于拒賠,高天嬌也解釋了原因:一部分是因為非事故原因,例如用戶錯把理賠申請通道當成退押金申請等;還有一部分是非本人支付寶賬戶掃碼騎車出險、未就醫或無法提供必要憑證等。
她還補充說,如果肇事方已通過協商或根據就醫憑證完成醫藥費賠付的案例,受傷用戶無法再通過醫療保險理賠。“我們遇到4起案例,對方是有擔當的人,他們把騎車人摔傷后,主動付了醫藥費。而在保險法中,用于報銷的醫療費用適用財產的補償原則,不能重復理賠?!备咛鞁烧f,但傷殘和身故是意外險屬性,本著生命無價的原理,買的保險越多,賠償金額就越大?! ?nbsp;
業內人士認為,不論是否理賠,用戶提交的受傷描述應當作為提高共享單車安全性的重要參考來源,從根本上杜絕因為車輛質量或使用習慣引發人身安全事故。
國泰產險對此表示響應,稱會定期將用戶反應的受傷原因(跟是否理賠無關)匯總反饋給單車企業,并同單車企業一起,不斷通過技術手段、安全教育、保險教育等多種方式提升并保障單車騎行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