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年多的持續下跌之后,再保險公司的總資產終于在今年一季度末迎來了逆轉:止跌回升。
根據保監會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今年1月份-3月份,再保險公司總資產為3601.25億元,較年初增長30.42%。而此前的1月份-2月份,再保險公司總資產為2727.70億元,較年初下降1.22%;2016年年底之時,再保險公司總資產為2761.29億元,較年初減少46.77%。
再保險總資產為何經歷了一年多的下跌?此次止跌回升意味著再保險重新迎來大發展嗎?對此,記者采訪了再保險業內專家。
財務再保險受沖擊大
2016年,是再保險總資產大幅下降的一年。
截至2016年年底,財險公司總資產23744.14億元,較年初增長28.48%;壽險公司總資產124369.88億元,較年初增長25.22%;再保險公司總資產2761.29億元,較年初減少46.77%;資產管理公司總資產426.29億元,較年初增長20.97%。可見,在四類保險公司中,僅有再保險公司總資產下降。
而在此前的2015年年底,再保險公司的總資產較年初增長了47.64%,居四類公司之首。今年前兩個月,再保險公司總資產繼續呈下降趨勢。
從保險公司的分出保費情況來看,一組行業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直保公司分出保費1658.49億元,同比下降4.56%;其中,產險分出952.86億元,占原保險保費收入的11.3%;壽險分出705.62億元,占原保費收入的4.45%。某大型保險經紀公司負責人田力(化名)表示,從2016年年底再保險公司的總資產大幅下降來看,主要原因是直保公司的保費大幅下降。
根據險企近期發布的2016年年報,記者對原保險保費收入排名前20位的財險公司進行抽樣調查,發現保險公司分出保費漲跌不一,分化較大。其中,天安財險的分出保費同比大幅下降了84.01%,陽光財險的分出保費同比下降了79.42%,華泰財險的分出保費下降了22.32%。同時,英大財險的分出保費同比上漲了21.32%,國元農險的分出保費同比上漲了18.87%,大地財險的分出保費同比上漲了13.18%。
從壽險公司的情況來看,分化的情況同樣存在。例如,2016年,新華保險(48.550, -0.23,-0.47%)分出保費9.36億元,同比上漲了35.7%;人保壽險分出保費6.57億元,同比上漲了52.07%;富德生命人壽分出保費1.41億元,同比下降了18.1%;民生人壽分出保費1630.3萬元,同比下降了65.4%。
“再保險公司總資產大幅縮水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償二代’正式實施的影響,二是壽險行業退保和滿期給付額大幅增長的影響。”田力分析道。“償二代”主要沖擊財務再保險市場,該領域市場規模大幅下降。
據業內人士介紹,以前,直保公司購買再保險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分散自身風險,通常通過成數再保險或溢額再保險轉嫁風險;二是提升償付能力,通過再保險安排可以提高自身償付能力以滿足監管要求,在“償二代”規則下,傳統再保險簡單的承保能力“借出”的商業模式難以為繼。
短期挑戰一時難消除
盡管到今年3月底,再保險公司總資產出現止跌回升跡象,比年初大幅增長了30.42%。但業內人士認為,這并不意味著短期內再保險重新迎來大發展。一方面,在“償二代”實施過程中,再保險總資產經歷了一年多的下滑,到今年年初,其基數已經較低;另一方面,從直保行業的發展來看,也沒有出現起跳現象,而是保持較為平穩的發展態勢。短期內,再保險行業依然面臨著一定的發展壓力。
從直保行業的發展來看,今年一季度,產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為2635.20億元,同比增長12.69%;壽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為13230.80億元,同比增長37.24%。產險公司保費增速比去年同期小幅上漲了1.52個百分點,壽險公司原保險保費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26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認為,短期來看,再保險市場發展面臨的挑戰并未消除,財務再保險業務萎縮帶來的保費缺口難以快速填平。同時,隨著保險市場的發展,直保公司對再保險的需求也將發生變化,如何結合這些變化找到新的發展路徑對再保險公司是一種考驗。隨著“償二代”的實施,再保需求與直保業務的風險掛鉤,不同險種的再保需求不同,產險分保“大頭”的車險有需求下降的趨勢,而壽險中理財型保險的保險風險不大,再保需求很小。因此,短期內再保險保費的增長很難超越直保保費增速。
不過,田力認為,從趨勢性發展機會來看,未來我國再保險行業有較大的發展機會。一方面,“償二代”在直保公司信用風險中增加了再保險的“交易對手違約風險”,并區分了境內和境外,如果直保公司在境內的再保險公司分保,其信用風險相對低一些,對直保公司的資本要求相應較少。“這就有利于中國的再保險公司以及在中國有分支機構的國際再保險機構。”田力表示,這將使得國際再保險公司加大在中國的投入,深度參與中國市場的發展,有利于我國再保險市場做大。事實上,“償二代”實施后確實有多家國際在保險巨頭加大了在中國的資本投入。
另一方面,我國直保市場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這是再保險市場發展的根基,也是行業看好其發展的根本原因。
近期,保監會發布公告擬對《再保險業務管理規定》進行修訂,針對《規定》是否存在模糊不清、監管沖突、因出現新情況新問題而需要修訂或新增內容等問題,向各保險公司、再保險公司征求修訂意見。隨著政策的不斷完善,再保險市場有望迎來更好的發展。
目前,我國的再保險市場主體不斷增加,除了外資再保險公司,太平再保險(中國)有限公司、人保再保險先后開業,多家公司欲發起設立再保險公司。
從再保險市場的發展趨勢看,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市場競爭主體的增多和直保市場的發展,再保險機構之間的競爭方式也將由“以資本為主”向資本、商業模式、技術、品牌和償付能力等多元要素轉變。如何利用再保險的數據和專業技術優勢,與直保公司一起開發出好的保險產品,將影響再保險公司的競爭力。另外,還有業內人士指出,國際評級對于再保險公司的發展也至關重要,中資再保險公司如何獲得較高評級也是一個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