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网站在线导航,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国产高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AV网站在线观,国产福利视频100大全,欧美激情四射黄色,看电影来国产精品黑夜视频,成年人黄色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您的位置:銀行 保險 / 汽車 / 房產 / P2P > 上海人壽退保增加近千倍 險企退保分化嚴重達23家

上海人壽退保增加近千倍 險企退保分化嚴重達23家

2017-05-10 10:21? 來源:投資者報 作者:潘亦純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約需要 分鐘的時間

來源:投資者報

在保險行業,退保率的高低也是衡量公司健康的一個核心財務指標。據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27日,23家壽險公司發布了2016年年度財務報告。從現有的情況來看,退保并不是去年行業的共性,行業分化嚴重。

保費太貴、保險產品設計欠合理、服務不佳、收益率低等等原因都是投資者退保的原因,但是隨著壽險結構調整,越來越多的公司退保情況得到了好轉。

上海人壽、珠江人壽、安邦人壽、中意人壽、吉祥人壽、中韓人壽等9家險企退保金出現了同比增長的情況,其中,上海人壽、珠江人壽兩家退保增加最快,分別為946倍和17倍。

值得關注的是,更多保險公司2016年退保金出現了下降的趨勢,華泰人壽、匯豐人壽等14家險企2016年退保率下降,期中,華泰人壽退保金同比下降幅度更是超過50%。五大上市保險公司的退保率也出現了下降。

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教授庹國柱表示,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如果保險公司的退保率在一定范圍之內,例如百分之幾、百分之十幾,那么對于保險公司來說并未有什么實際性的損失,只是保費總數額的一個變化。但退保金增加也不是一個好跡象,如果退保比例太大,說明保險公司的某些險種、某些產品讓老百姓(603883,股吧)確實不太值得信任,這會使公司信譽和形象受損,從而影響長期業務的開展。

9家險企退保金上漲

上文提到的兩家險企之所以增速較快,主要是因為2015年公司退保金的基數較小,上海人壽2015年退保金僅有0.03億元,2016年上升至32億元。上海人壽方面也表示,2016年與2015年退保金額,由于業務經營周期、保費規?;鶖档仍颍粦唵伪容^。珠江人壽2015年退保金為0.07億元,2016年達1.15億元。

不過從上海人壽32億元的退保金來看,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這里可以進行一個比較,珠江人壽2016年規模保費與上海人壽相當,但珠江人壽2016年退保金僅有1億元。為何退保金激增?主要是哪種類型的保險出現了退保的情況?公司方面并未解釋。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是上海人壽自2015年2月份成立后的第一個完整會計年度,值得注意的是當年實現盈利,凈利潤達0.59億元。不過由于公司保費收入主要來自理財性質的保險產品,或許因為利率、政策等原因出現了大幅度退保。

另外,安邦人壽、中意人壽兩家險企的退保金同比也有超2倍的增長,安邦人壽退保金從2015年的84億元上升至2016年的300億元,原因是什么?公司并未在年報中給出解釋,不過安邦人壽的保費收入也同比上漲了2倍多。中意人壽2016年退保金達21億元,同比也增長221%,公司年報顯示,公司 2016 年度保費收入居前 5 位的保險產品中除了年金型、兩全型保險之外,中意一生保終身壽險也榜上有名,去年保費收入達7億元,排名公司第三。

退保金增加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保費增加、保險產品設計欠合理、服務不佳等,但也有一些保險產品,設計之初就有變相鼓勵退保的行為,客戶在購買此類產品時,在一年或兩年內退保不僅沒有損失,而且還有收益,這與傳統意義上的退保有所區別。

當然,也有十余家保險公司出現了退保金同比下降的情況,期中,華泰人壽退保金同比下降幅度超過50%。

值得一提的是,A股四大上市險企壽險業務在退保金這一指標上表現也比較不錯,同比均有所下降,其中,太保壽險下降幅度最大,達46%。據了解,自2010年起,公司開始主動縮減銀保業務,擴大個險業務,銀保業務占比僅有5.3%,而業務價值較高的個險業務占比則高達84%。

消費者退保要權衡

按照庹國柱教授所言,退保實際上損失的還是老百姓。按規定,如果消費者在10到15天的猶豫期內進行退保的話,保費是沒有損失的,但如果超過了猶豫期再退保,那么已交的保費無法全額退回,一般只能退回所交保費的50%到70%。

庹國柱表示,保險公司這樣的做法也是有道理的,因為銷售保險的成本已經支出了,例如營銷人員的傭金、各項行政費用等,除非投保人能證明是營銷員存在誤導銷售等不合規的行為,否則不能將全部保費退回。

那么作為消費者來說,為什么會退保呢?近期,一位來自深圳的閆女士購買了兩份某大型保險公司的健康險產品,期交20年保終身,沒想到沒買多久,這款產品就搞活動了,買一免一人的年費,能便宜近萬元,閆女士覺得保險打折力度挺大,或許這款保險并不值那么多錢,便萌生了退保的念頭。

還有消費者在購買產品之后,有更優秀,更具備性價比的同款產品出現,如果恰好這時候投保人也只交了一兩年的保費,那么有可能在認真考慮之后選擇退保,轉而購買更具備性價比的同款產品。

另外,如果是前幾年購買的理財型產品,近兩年來保險公司收益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也可能會導致消費者退保。

總之,消費者在購買保險產品時,一定要理性消費,認真計算、認真比較,不要被代理人的話術忽悠;其次是在填寫投保資料時,要反復確認相關投保資料,不清晰的地方應及時求證;珍惜猶豫期,認真考慮自己是否需要以及想要購買相關產品。做到以上幾點,或許能減少退保概率,降低損失。


閱讀了該文章的用戶還閱讀了

熱門關鍵詞

為您推薦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報
漲停
要聞
產業
國內
國際
專題
美股
港股
外匯
期貨
黃金
公募
私募
理財
信托
排行
融資
創業
動態
觀點
保險
汽車
房產
P2P
投稿專欄
課堂
熱點
視頻
戰略

欄目導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學股
名家
財經
區塊鏈
網站地圖

財經365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經365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魯ICP備17012268號-3 Copyright 財經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門基礎知識財經365版權所有 證券投資咨詢許可證號為:ZX0036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