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狂歡的現金貸,轉瞬間墜入凜冽的寒冬。10月21日,《證券日報》發表題為《監管加碼風雨欲來現金貸狂歡終將散場》的評論,未曾想僅過了一個月,這場監管便果斷地以特殊的方式驟然而至。
11月21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特急”方式下發138號文——《關于立即暫停批設網絡小貸公司的通知》,11月23日上午,央行、銀監會召集多地金融辦負責人召開網絡小額貸款清理整頓工作會議, 17個批準小貸公司開展網貸業務的省市金融辦參會,匯報轄內網絡小貸機構批設以及監管安排的相關情況。會議要求,小貸利率嚴格執行36%上限。會后有消息稱,銀監會正在內部起草的“互聯網小貸管理辦法”或在下周發布。
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廣州e貸總裁方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現金貸是互聯網小貸喊停的導火線。實際上,有關監管部門對互聯網小貸跨省展業帶來的風險和監管難題一直持保留意見。目前現金貸平臺和網貸平臺都迫切地去拿互聯網小貸牌照,以此解決現金貸展業的合法性問題。如果不加以限制,現金貸的風險會迅速蔓延到互聯網小貸領域,甚至不排除發生系統性風險。監管層敏銳地看到了現金貸風險在往互聯網小貸遷移,出于防范于未然的考慮,果斷地采取了措施進行監管。
互金安全專委會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19日,運營現金貸平臺為2693家(近2700家),用戶近1000萬人,預計有近200萬現金貸借款人存在多頭借貸情況。在監管不斷加碼的整治風暴中,現金貸的大洗牌已不可避免,更有人稱之為“大清洗”。
現金貸監管政策落地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