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相繼公告將停止運營后,深圳ICO市場也已清退90%。業內人士認為,監管層大力整頓ICO代幣市場以及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意在防范金融風險,防止資金空轉,引導資金脫虛向實。
“深圳ICO相關企業實際運營9家,到目前已經清理了90%,主要針對融資項目的清退工作,也就是把投資款退還給投資者。”深圳市互聯網金融風險整治領導小組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如果個別項目負責人已挪用投資者的錢款,又不愿自己填補虧空,這就涉嫌非法集資,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深圳市一位接近監管層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ICO牽涉投資者比較多,一方面給金融穩定帶來隱患,從防范金融風險的角度看,叫停是必然的結果。另一方面,ICO市場非法籌集大量資金,很可能造成資金空轉,不利于實體經濟的發展。
據悉,全球70%的比特幣都是從中國挖出來的,中國也一度成為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市場。國內比特幣平臺關停后,對于投資者的損失,監管要求“平臺和客戶協商解決”。不過比特幣交易平臺可能不會做任何賠償,以比特幣中國為例,交易平臺上的注冊協議表明,除非是因網站原因引發的損害賠償,否則網站將不會承擔責任。
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隱患,關鍵在于“去中心化”的本質屬性,這是目前的虛擬貨幣價值不穩,缺乏監管的原因所在,也違背了數字貨幣的初衷。“通過全面整頓清理,并不意味著國內數字貨幣的終結,去除了投機者的泡沫,也是給央行法定數字貨幣營造更良好的監管氛圍。”深圳市一位接近監管層的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原標題:深圳互金整治小組:深圳9家ICO平臺已清退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