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比特幣交易所Coincheck在9月13日宣布,已經獲得日本金融服務局(FSA)下發的虛擬貨幣交易所牌照,這也是FSA下發的第一張比特幣交易所牌照。
今年4月1日,日本國內對修訂過的《支付服務法案》正式生效,比特幣作為虛擬貨幣支付手段合法性得到承認。這個法案還要求,所有日本國內的比特幣交易所必須獲得財政部和FSA的授權,否則不能作為虛擬貨幣交易所運行。
此前也有國內的虛擬貨幣交易所對澎湃新聞表示,在國內已經沒有生存的土壤,考慮去日本申請牌照運營。
在今年6月,Coincheck曾經發布博客稱,為了使得交易所運營更加安全,由FSA來監管數字加密貨幣是妥當的。
Coincheck在官網表示,從今年5月到8月,其比特幣交易量在日本排在第一位。而今年以來,中國監管部門嚴厲管制比特幣,曾經占據全球80%以上交易量的中國交易量急劇下降,日本取而代之成為第一。
除了比特幣交易,Coincheck還有很多創新,比如該公司在5月宣布,如果FSA允許的話,會推出產生利息的比特幣儲蓄賬戶。此外,今年8月發起了一個ICO(首次代幣發行)投資沙盒,為想要ICO的初創公司和項目服務。
日本是除了美國之外,少有的對比特幣交易所發放牌照的國家。
上述《支付服務法案》確認了比特幣可以作為合法支付手段,Coincheck官網也顯示,已經與22家商戶對接,可以使用比特幣支付。
但也有一位從事海外比特幣衍生品交易的人士對澎湃新聞表示,所謂的以比特幣作為支付手段,有時候是比特幣交易所與特定的商鋪達成的協議。比如日本另一家比特幣交易所Bitflyer跟百貨商場達成協議,顧客可以用比特幣支付購買商品,然后商場實際上是將獲得比特幣直接去Bitflyer兌換成日元,而不是持有這些比特幣。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比特幣支付跟法幣支付不是一個概念。
日本對比特幣釋放了多重利好。7月1日,日本新版消費稅正式生效,比特幣交易正式不再需要繳納8%的消費稅。也就是說,日本政府已經批準免除數字貨幣交易稅,包括比特幣。這也是導致日本取代中國,成為比特幣交易第一大國的原因之一。
但日本也對《犯罪收益轉移預防法案》進行了修訂,要求比特幣交易所實施比目前更加嚴格的KYC政策(即Know your customer,了解你的客戶政策,指對賬戶持有人的強化審查,了解資金來源合法性,是反洗錢用于預防腐敗的制度基礎)。(原標題:比特幣在中國被禁 日本政府卻為它手動“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