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國內數字貨幣交易網站火幣網和OKCoin幣行分別公告稱,將在10月31日前依次逐步停止所有數字資產兌人民幣的業務,但公告中明確“僅停止人民幣交易業務,其余業務不受影響”,而一天之后,兩家公司又同時修改上述公告,刪去這句話,改成了“本次火幣網(OKCoin幣行)將停止所有虛擬貨幣交易業務”。
此外,火幣網還將公告名稱進行了修改,原公告為“火幣網關于停止人民幣交易業務的公告”,現公告改成了“關于火幣網(huobi.com)停止所有虛擬貨幣交易業務的公告”。
兩家比特幣交易所在9月15日的公告內容基本一致,在文末“火幣網(OKCoin)的下一步計劃”中,原本寫的是“本次火幣網僅停止人民幣交易業務,其余業務不受影響”,這被市場人士解讀為比上海的比特幣中國受到的沖擊少,因為保留了幣幣交易,不是直接關停。
甚至有人認為,兩家交易所在這場“監管暴風行動”中會獲利——以后直接關停的比特幣交易所的用戶會逐步將自己擁有的比特幣及其他數字資產轉移到這兩家交易所。
澎湃新聞網就此事詢問接近火幣網的相關人士,上述人士表示,市場解讀并不代表事實。
火幣網和OKCoin幣行15日的措辭也與比特幣中國14日的公告存在很大不同。
作為第一家發公告的比特幣交易所,比特幣中國公告稱,“2017年9月30日數字資產交易平臺將停止所有交易業務”,而火幣網和OKCoin保有余地,稱“僅停止人民幣交易業務,其余業務不受影響”。
此外,在平臺的下一步計劃中,火幣網和OKCoin幣行都提到了“由于監管機構并沒有宣布比特幣及數字資產本身非法,火幣網(OKCoin幣行)將積極探索,努力爭取,期望持續給中國用戶提供合規的數字資產服務。”在新的公告中,這句話也是保留的。
至于交易完全關閉的時間,北京的這兩家交易所(火幣網、OKCoin幣行)比上海的比特幣中國更加充裕一些,多出一個月的緩沖期。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因為北京這兩家交易所市場份額更高,因此需要預留足夠時間逐步清理。
北京的交易所在發15日的公告之前,經歷了北京監管部門的約談。北京監管部門要求各交易平臺最晚應于2017年9月15日24點前發布公告,明確停止所有虛擬貨幣交易的最終時間。(原標題:火幣網等修改公告:所有虛擬貨幣交易業務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