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P2P網貸行業人士指出,銀監會指引明確了銀行責任,只做資金監管方,不承擔其中風險。吸納資金、收手續費,銀行參與存管市場的積極性大大提升。
根據數據,截至9月5日正常運營平臺家數為1917家,上線銀行存管的平臺數為498家,占比達25.98%;而近期上線資金存管的平臺數明顯增多,僅8月便新增91家。
“少則小幾百萬,多則1000萬的費用。”記者走訪北京多家網貸平臺獲悉,銀行存管比三方存管在費用上能降低一些。早前,網貸平臺與互聯網金融機構存管資金,主要有3種模式,分別為銀行直連、直接存管與聯合存管模式。
不過自今年2月年銀監會發布《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規定,“第三方支付機構作為非銀行支付機構,也不具備開展資金存管業務的基本條件”,聯合存管模式被判死刑。
但銀監會指引并未禁止存管人與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展支付業務合作。記者了解到,近期多家網貸平臺,雖然采取直接銀行存管模式,但也與第三方支付保持合作。第三方支付在其中充當“掮客”角色。(原標題:上線銀行存管的P2P平臺數為49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