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獅子座金融宣布暫停營業,9月7日酷盈網宣布清盤,9月8日華銀金融宣布清盤,9月9日普天金安公告逾期……算上之前的余錢罐、樂投天下、豆包金服、中仁財富等,從8月底至今,出事的平臺已達10多個,雷潮之密集前所未有。許多投資人已成驚弓之鳥,尤其是在投其他高返平臺的人,掰著手指算回款,夜不能寐。
為什么這一波雷潮這么猛烈?為什么這么多平臺同一時間倒下?平臺的解釋五花八門,有的說是因為老總被抓,有的說是借款人出現經濟問題,有的說是平臺獲客成本太高……
這批出事的平臺,有兩個特點,一是北京平臺多,樂投、豆包、酷盈、普天都在北京;一是存管平臺多,億企、酷盈、華銀、普天都上了銀行存管,其中酷盈存管上線才20多天就雷了。
單個平臺經營不善,我們可以理解,商場如戰場,總有人要倒下。但這一波的逾期潮,都集中在八月底九月初出現,來得密集而突然,仿佛有種共同的原因將他們擊垮了。
這種原因極可能是最近監管部門針對ICO代幣的清理行動和對比特幣的監管行動。9月4日,央行宣布所有ICO代幣項目屬于非法集資,要求平臺立刻清退,停止交易。消息一出,所有ICO代幣暴跌40%以上,比特幣也受到牽連重挫20%。9月6日,云幣網、幣久網、元寶網、比特兒4家交易平臺宣布下架近期上線的ICO代幣,代幣陷入無處交易的尷尬,流動性危機凸顯,指望別人接盤的炒家一下子傻了眼。而更嚴厲的措施還在后頭,9月8日財新網發表文章稱得到官方消息連比特幣的交易平臺也要一律關閉,受此消息影響剛反彈了一點的比特幣應聲下跌4000元。至此,前期介入ICO代幣的炒家已全數套牢,虧損可能達97%以上。而在3萬元買入比特幣的玩家,也悉數套牢。
央行定義ICO為非法集資,徹底判了代幣死刑,再也沒有翻身的希望。而比特幣,表現雖比代幣堅挺,但也頹態盡顯,反彈無力,要再回到3萬元短時間應無可能。而出事的平臺,恰恰集中在央行公布清理ICO代幣消息前后。
這些出事的平臺,基本上逃脫不了自融的宿命。它們是羊毛黨口中的羊毛平臺,年化率動輒40%以上。試問,它們有什么能力創造比40%更高的收益?很大的可能性是老板把錢投去炒ICO和比特幣了。幾個月前量子鏈ICO代幣上市,眾籌價2元,上市價66元,暴漲30多倍,一時間各種暴富傳說占據媒體頭條,吸引了大量的人參與ICO炒作,其中恐怕就有P2P平臺老板。不然,錢投到哪里才能覆蓋給投資人的收益呢?一個有力佐證是,樂投天下負責人失聯,據說就是實際控制人王兵炒郵幣卡把錢虧掉了。
如果是ICO、比特幣這些虛擬貨幣導演了這場逾期潮,那問題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嚴重要殘酷。因為ICO和比特幣的腥風血雨還沒有真正到來,清理行動才剛鋪開,尚有交易平臺在交易,尚有投資者抱有幻想,價格還沒跌到位。等到所有交易平臺被強制關閉,投資者萬念俱灰,虛擬貨幣就會變得一文不值,大部分投資者血本無歸。如果推斷屬實,接下來,隨著對虛擬貨幣監管措施逐步落實,必然有更多投資了虛擬貨幣的P2P平臺暴雷。而且,隨著恐慌情緒的蔓延,越來越多投資者進入觀望狀態,勢必波及到更多平臺,那些長期靠高返生存的平臺資金鏈隨時會斷裂跑路。
上了存管的平臺都不堪一擊,那些還沒上存管的平臺不是更弱不禁風?(原標題:近期P2P密集的逾期潮很可能是因為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