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下午,就讀于海南某高校的大三學生阿強(化名)在父母的陪同下,來到海口市公安局龍華分局海墾派出所報案。阿強稱,他在近一年的時間里,通過60多個網絡借貸平臺借款,第一筆借貸僅3000元,現在累計需還將近30萬元,最近多次被威脅還錢。海墾派出所辦案民警表示,國家相關部門已經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暫停網貸機構開展校園貸業務,建議廣大在校大學生擦亮雙眼,遠離網貸。
想“刷單”掙零花錢被騙3000元,怕被父母知道陷入網貸旋渦
在海南某高校念大三的阿強,今年年初本想通過網絡兼職“刷單”掙點零花錢,沒想一分錢沒掙到,還被收了“手續費”、“保證金”等一共3000元。
“在申請過程中,對方以各種理由讓我交一些莫名其妙的費用,騙走了3000元。怕被爸媽知道,我就想通過網絡借貸來把這個‘窟窿’補上,于是就有了第一筆網絡借貸。”昨日,阿強說現在他十分懊悔,當時應該早點告訴父母,“沒想到網絡借貸的利息越滾越多,當欠款累計將近30萬時,我一下子慌了。”
“孩子想通過兼職掙錢,就算被騙,我們做父母的也不會責怪,可他偏偏想通過這些網絡借貸來填補,結果造成現在的局面。我們只是普通家庭,夫妻倆都是下崗職工,這么多錢,該怎么還啊……”面對巨額欠款,阿強的父親很是苦惱。
借第一筆后接連收到網貸廣告短信,最后竟借了60多個平臺
走上網貸之路的阿強,面對一次次到期還款的提醒和按日計算的高額利息,他束手無策,只好選擇通過其他網絡借貸平臺借款來償還。“欠的錢越多越不敢和家里說,希望能自己解決掉,但我又沒有償還能力,只能在其他的平臺借來錢還款。”阿強告訴記者,借得多了,他的手機就常常會收到各種網絡借貸的廣告短信。
記者接過阿強的手機看到,“本公司提供網上借貸服務,門檻低,無需抵押擔保,只需要身份證件等就能貸款”等類似信息,幾乎占據他的短信收件箱。
阿強的父親告訴記者,沒有償還能力的大學生,只要開始了第一筆網絡借貸,個人信息就泄露了,緊接著就成了各個網貸平臺的“狩獵目標”,
“如今加起來,需要還款近30萬元,我們已經幫孩子還了10多萬。”阿強的父親說。
多次收到催款人發的恐嚇誹謗短信,目前欠債學生已辦理休學
“自從9月初得知孩子網絡借貸的事,我和他媽媽就沒睡過一個安穩覺,已經還了10多萬元,還有借貸平臺一直催,甚至發誹謗短信到親戚朋友的手機。”阿強父親說,他在向某些平臺還款時,會告訴對方已經報警,并提出只還本金和部分利息,“對方也不希望把事情鬧大,還能拿到錢,就同意了。”
“目前僅剩××網貸平臺的欠款沒還了,我們每還完一定的借款,對方都答應銷借條,但總言而無信。”阿強父親還稱,阿強在該平臺借了1400元,卻在借條中要寫借4000元,已還9000多元,對方仍不依不饒。
阿強的媽媽告訴記者,新學期開學,她陪阿強已到學校辦理了休學手續,“我們這段時間還收到催款人的恐嚇信息,一家人都受到了不小的心理沖擊,希望能通過休學來減少孩子的心理陰影。”
警方:正在調查取證
9月8日下午,阿強一家到海口市公安局龍華分局海墾派出所報了案。民警表示,已為受害人做了筆錄,目前正在調查取證階段。
警方提醒在校大學生,今年上半年國家的幾個相關部門已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暫停網貸機構開展校園貸業務,任何網絡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希望廣大的在校大學生擦亮眼,不要落入陷阱害己害家。(原標題:輾轉60平臺借款 大學生借3000元欠款將近3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