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重組新規發布已有一年,市場經過洗禮,逐步回暖。有關人士看好并購重組市場機會,在國企混改、轉型升級背景下,未來市場會涌現出更多有價值的項目,貨真價實的重組將得到資金青睞。
國企改革、轉型升級
帶來機會
2016年9月,《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正式實施。一年來,忽悠式重組受到打擊,市場空氣得到凈化。近期,證監會表示并購重組已成為資本市場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私募人士表示,看好將來并購重組市場的機會,在國企混改、轉型升級的背景下,以后市場會涌現出更多有價值的項目,貨真價實的重組將得到資金青睞。
長富匯銀資本市場事業部董事總經理曾晚晴告訴記者,現在并購重組市場出現了變化,6月份以來,并購重組審批數量明顯回升,審核效率和通過率也逐漸回歸常態。“經過一年的調整,市場已逐步適應了監管的嚴格約束,之前上市公司跨界并購炒概念、通過高估值輸送利益等現象都得到了明顯的遏制,更符合并購重組特性、更能體現并購重組價值的項目不斷涌現。”
富國大通資產總裁助理沙泉表示,監管層今年多次強調券商投行不僅要做好IPO保薦業務,也要盤活存量,做大并購重組業務。“監管指明了未來在中國經濟結構大調整的背景下,脫虛入實需要通過大量的并購重組來進行。落后的產能可以通過關停并轉的方式解決,新興產業可以通過并購方式做大做強,國企混改是國企民企強強聯合的一種趨勢,通過整合并購可以實現商業模式的優化。”
北京某中型私募董事長則認為,過去市場上有很多跨界重組、忽悠式重組,將來會越來越少。“未來并購重組市場的機會在于‘貨真價實的重組’,就是依賴企業發展的長期的、具有協同效應、回歸主業的并購重組,這才是大家認可的主旋律。企業外延式增長的速度過去一年比較慢,未來通過協同性的重組,外延式增長的速度會回歸常態。”
市場回暖
私募積極投入
在并購重組市場整體回暖的背景下,一些私募機構積極投入。他們在策略上主要圍繞新興產業、供給側改革、國企改革等方向,在選擇項目時更加關注企業盈利持續性、配套募資的必要性等情況。
曾晚晴表示,在中國經濟去產能、轉型升級的背景下,預計產業并購重組仍然為國內市場的主流。“在投資策略上,我們會重點圍繞技術升級、新興產業發展、供給側改革、國企改革、一帶一路建設等題材進行布局。在項目篩選上,我們會更關注標的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控制權的穩定性、募集配套資金的必要性和投向。”
沙泉也表示,他們一直把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作為業務核心,重點考慮的是實體經濟未來的發展趨勢,投資的著眼點放在了行業未來發展的機遇上,看好人工智能、科技金融、物聯網等帶動經濟增長的行業,也在關注大消費領域的發展,尤其是消費升級領域。
前述北京私募董事長則告訴記者,大的投資主線和戰略方向短期不會調整,依舊堅持并購重組的投資邏輯。“四季度以后,隨著政策落地,并購重組、國企改革的步伐可能比過去快很多,產生的系統性機會也可能會比過去大很多。我們一般確立一個戰略方向,將會伴隨整個牛市行情的始終,不會輕易調整,但我們會微觀調整,以調結構為主,比如一個公司已經并購重組了,股價上漲了,我們就會賣掉。”
深圳云能基金公司副總經理余英棟說,隨著IPO速度逐漸加快,私募基金與上市公司成立聯合并購基金的模式有望成為中大型私募新的發展模式。(原標題:嚴監管后市場回暖 私募積極投入看好并購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