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訊,截至2017年8月,P2P行業累計平臺數量一達到5923家,其中正常運營的P2P平臺有2065家,8月份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為36家,其中問題平臺10家、停業平臺26家。
隨著監管整改的深入,各地方性監管細則也逐一下發,“存管銀行屬地化”、“禁止個人債轉”等廣受關注的政策紛紛落地實施,P2P的市場環境可以說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其規范性、安全性都得到了顯著提升。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留存下來的所有平臺都是安全的,就拿大額標的來說,業內巨頭紅嶺創投宣布清盤P2P,標志著大額標的時代已經面臨終結,監管政策上的諸多限制,市場環境的改變,都反映出了大額標的的缺點、劣勢。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仍然有平臺“負隅頑抗”,對大額標的進行拆分銷售,這樣很容易形成項目期限錯配、資金鏈斷裂等風險,而一些項目的信息披露嚴重不足,導致投資者無法觸及項目實體,進而錯誤的預估項目風險。
所以投資者在選擇P2P平臺時,除了項目收益外,還應該著重考量平臺綜合實力,包括ICP備案、銀行存管等“標配”的合規業務、措施是否完善,信息披露、風險控制能力是否真實可靠等等方面都需要考慮進去。
只有選擇了正確的P2P平臺,才能夠讓投資變得更加便捷、安全??傊?,普通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時要保持理智頭腦,只有平穩、謹慎的對投資進程進行細致規劃,才能夠降低風險、避免經濟損失。(原標題:P2P行業累計平臺數量達到592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