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訊,P2P網貸作為互聯網金融業態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的發展呈現出“快、偏、亂”的現象,行業野蠻生長,業務創新偏離軌道、風險時有發生。
今年以來,監管對網貸平臺的監管力度不斷在加大。
今年5月中旬,央行等國家十七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中強調,“各省領導小組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整治期間轄內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數量及業務規模雙降。”這是監管針對網貸風險,首次提出“雙降”要求。
8月17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于落實清理整頓下一階段工作要求的通知》,對整改類機構提交的整改計劃,一是明確業務規模不能增長、存量違規業務必須壓降、不再新增不合規業務,二是整改時間原則上不超過1年,超過1年的需經領導小組組長簽字同意。
緊隨其后,8月25日,銀監會官網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至此,P2P網貸行業銀行存管、備案、信息披露三大主要合規政策悉數落地,與2016年8月24日發布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共同組成網貸行業“1+3”制度體系。
在這樣的嚴監管環境下,深圳地區網貸平臺8月成交量環比下降。根據融360網貸評級組監測的網貸平臺數據顯示,8月深圳網貸平臺成交量為368.47億元,環比下降7.93%;截至8月底,深圳網貸平臺貸款余額共計1222.63億元,較7月份環比減少7.69%。
截止到8月底,深圳地區累計正常運營平臺數為278家。而就在此前,全國規模最大之一、累計成交額接近3000億元的深圳網貸平臺紅嶺創投,宣布3年內退出網貸業。(原標題:P2P網貸近幾年在野蠻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