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网站在线导航,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国产高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AV网站在线观,国产福利视频100大全,欧美激情四射黄色,看电影来国产精品黑夜视频,成年人黄色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您的位置:銀行 / 保險 / 汽車 / 房產 P2P> 盈利難!62家網貸坦承近半虧損 利潤僅5.85億

盈利難!62家網貸坦承近半虧損 利潤僅5.85億

2017-08-10 08:04?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約需要 分鐘的時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財經365訊: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登記披露平臺上線以來,目前已有62家網貸平臺披露相關經營情況。

  在統一指導下,平臺披露了自身財務會計信息、公司治理信息以及運營信息。其中,最引人關注的莫過于逾期率和盈利情況,此前,這兩項指標均屬于網貸平臺“不能說的秘密”。

  披露結果也令人詫異,半數平臺披露其逾期率為零,不過這一結果引發爭議。另一方面,數據揭示網貸平臺盈利仍然前途坎坷,62家平臺總利潤僅5.85億元,27家平臺處于虧損狀態。

  零逾期爭議

  62家平臺中,淘金金和鳳凰信用未披露其逾期情況,多達35家平臺顯示金額逾期率為零,10家平臺逾期率低于1%。

  金額逾期率最高的為安徽德眾金融,達到9.95%;其次是信用寶,為7.2%;其他平臺逾期率均低于5%。

  逾期率通常作為平臺風控能力的體現。不過多位網貸行業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網貸行業的資產端不可能沒有逾期,尤其是網貸作為傳統金融機構的補充,客戶風險相比銀行更高。

  對此,有接近互金協會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站在保護投資人的角度,金額逾期率以投資人是否按期收到本息來確定,并且有一定的寬限期。上述人士坦承,目前這一逾期標準對于平臺的風控能力反映得不是很充分,今后可能會公布逾期相關的其他數據補充,進一步完善。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由于網貸行業投資人信心較為脆弱,平臺通常都為投資人兌付設置了較多的安全措施。一些平臺的資產合作要求有擔保公司參與兜底,此外一些平臺通過與保險公司合作履約保證險,還有一些平臺設置了備付金或質量保證金等,當項目出現風險時進行兌付。多位平臺人士稱,代償率或許更能反映平臺的風控水平。

  對此,亦有其他平臺人士表達了不同意見。一位網貸平臺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如果按照上述標準,行業內當前正在運營的大多數平臺在投資端都進行了完全兌付。“網貸用戶的粘性和忠誠度很低,很少有平臺敢吃螃蟹先打破剛性兌付。”此外,互金協會的確給了網貸平臺統一的信息披露項目,但并未強制限制計算口徑,平臺可以調整數據的空間比較大,特別是寬限期的時間。

  此前,有行業權威人士預估行業不良率在5%-15%的區間,且這是在沒有爆發重大漏洞的情況下。

  宜人貸借鑒銀行業逾期貸款思路,將逾期率定義為:在某一時刻逾期貸款余額占總體貸款余額的比例,并分為15-29天,30-59天和60-89天三個群組;超過90天以上的列為壞賬。2017年二季度,其整體逾期率為1.6%。

  盈利有多難?

  62家平臺中,33家網貸平臺已經實現盈利,27家網貸平臺虧損,另外開鑫貸和搜易貸2家未披露盈利情況。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首批能夠接入信披平臺的網貸公司,經營和資質已經屬于行業中的優等生,在整體網貸平臺經營中,虧損面可能更大。

  其中,微貸網以3.26億元凈利潤成為盈利最多的平臺,有利網、翼龍貸、宜信惠民、愛錢進年度凈利潤也過億元。13家平臺盡管盈利,但凈利潤不足千萬元。

  在虧損平臺中,紅嶺創投2016年度虧損1.83億元,為虧損最多的平臺。而近期,紅嶺創投董事長周世平宣布,平臺將在3年左右完成清盤。周世平在公開信中表示,網貸有規模,有不良資產,沒有利潤。其2016年報披露,2016年營業收入2.15億元,但銷售費用超0.8億元,管理費用約2.56億元,財務費用0.67億元。最主要的支出即為墊付成本。

  多位互金平臺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當前網貸的主要目標已經從獲客增長,轉向追求平臺盈利。

  捷越聯合創始人王曉婷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當前平臺最大的成本來自于人力支出,其次是對逾期和壞賬的墊付。當前公司全面進行精細化盈利導向管理,小到公司運營開支如電費支出,大到加大對壞賬、逾期指標的管控。此外,在技術上投入巨大,“雖然這塊兒目前是成本,但是為了更長遠的發展。”

  宜人貸CEO方以涵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平臺盈利=營業收入-獲客成本-運營成本-資金成本-風控。“我認為一個金融科技公司不能老想著融資,必須有一個可盈利性的發展路徑。”

  宜人貸從2015年初開始盈利。2017年二季度,其凈收入11.83億元,同比增長63%;凈利潤2.69億元,同比增長3%,如果除去股息稅和派息因素,息稅攤銷前同比增長33%。

  方以涵表示,由于技術能力的提升,目前在人員基本沒有增加,運營成本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業績增長近100%;此外獲客成本不斷下降,風控也相對穩健。盡管當前平臺的收益在同業中并不突出,但投資人數不少,也降低了平臺的資金成本。(62家網貸坦承不能說的利潤:近半虧損 利潤僅5.85億)

  獲取更多財經新聞訊息,請關注財經365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閱讀了該文章的用戶還閱讀了

熱門關鍵詞

為您推薦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報
漲停
要聞
產業
國內
國際
專題
美股
港股
外匯
期貨
黃金
公募
私募
理財
信托
排行
融資
創業
動態
觀點
保險
汽車
房產
P2P
投稿專欄
課堂
熱點
視頻
戰略

欄目導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學股
名家
財經
區塊鏈
網站地圖

財經365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經365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魯ICP備17012268號-3 Copyright 財經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門基礎知識財經365版權所有 證券投資咨詢許可證號為:ZX0036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