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 7月19日訊 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發布“全國互聯網金融陽光計劃”第六周資產透明度巡查報告。借款人信息公開的不充分,不僅使得投資者無法全面了解資產真實的狀況,而且為網貸平臺自融、虛假項目融資帶來了便利,使得詐騙、跑路風險大為提高。
專委會陽光計劃第六周資產透明度巡查情況如下:
(注:本表所稱不透明是指無法從上述平臺官網中得出相關產品的確切融資企業名稱,無法進而分析其他風險。)
為什么要巡查資產透明度?
資產透明度,通俗的講,就是指“誰”獲得資金去“干什么”了。例如P2P網絡借貸借款方是哪家企業?股權眾籌中融資方是哪家企業等,都屬于資產透明度的范疇。
資產不透明有什么危害?現在很多平臺只提供理財產品名稱和收益率,外界無法從這些產品描述中得知“這些錢被誰拿去用來干什么”。這就是典型的資產不透明。資產不透明司空見慣,看似是件小事,很多投資者不在意,有些平臺也會以“隱私保護”等理由故意不公開。但是資產透明度的確是互聯網金融安全的核心問題之一。資產不透明則無法分析風險,會掩蓋平臺自融、虛假項目等重大問題。很多互金平臺出問題都與資產不透明有關。
專委會將推進提升資產透明度作為全國互聯網金融陽光計劃的三大組成部分之一,擬從即日起,對全國互聯網金融平臺資產透明度情況進行客觀巡查、綜合評估和定期公布。(原標題;溫商貸、融眾網等因資產不透明被曝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