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銀監會正式發布《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分別從業務定義、操作流程、責任劃分、辦理條件、業務規范等方面,對網貸資金存管進行了詳盡的規定。之后,隨著監管靴子落地、權責明確后,存管進程明顯加速。
眾所周知,資金安全一直是外界對網絡借貸平臺的擔憂。平臺質量良莠不齊,再加上監管不明朗,導致銀行此前多以觀望為主,資金存管進展緩慢。而目前,這種困境正逐漸被打破。
事實上,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監管政策就不斷出臺,如《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廣東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備案登記管理實施細則》意見稿等。與此同時,國家針對風險開展專項整治,進一步推動了網貸行業加速存管進程。2016年10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了 《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對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安排。據悉,專項整治工作目前已進入深入的摸排和整改階段。隨著整改最終期限的不斷迫近,平臺能否按時完成這三項硬性指標,也將決定平臺未來能否生存。分析人士認為,拍拍貸及時上線存管,是平臺合規性完善的重要一步,既是對監管要求的積極落實與回應,也將加快其他兩角搭建的進度。
據盈燦咨詢不完全統計,目前布局網貸平臺資金存管業務的銀行有39家,其中地方性的城商行占絕大多數。
值得注意的是,網貸平臺與銀行之間的存管合作也是一種雙向選擇,一些較為優質的平臺收到多家銀行存管的合作邀請,而另一些平臺,則仍在費力尋找可以存管的銀行。
在拍拍貸CEO張俊看來,風控嚴謹、影響力強的銀行入局,意味著網貸行業越來越被社會所認可,最終將達到用戶、銀行與行業的三贏。對用戶來說,網貸平臺無法挪用用戶資金,極大降低了非法集資與平臺道德風險發生的可能。而對于網貸行業及互聯網金融行業而言,銀行存管不僅關乎企業是否達到合規條件,同時也關乎行業的社會信心和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