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躺在你家角落積灰已久的“沉睡卡”常常被忽視,這些“沉睡”的銀行卡僅僅把余額清零就萬事大吉了么?它們的存在會不會影響你的個人信用,又會隱藏哪些風險呢?
什么是“沉睡卡”?
沉睡卡,又稱睡眠卡,是指一定時間內未被使用或新申領未被激活的卡片。一般來說,借記卡一般連續12個月以上無持卡人主動發起的消費、存取現、轉賬等金融交易就會被視為睡眠卡。
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數據,截至2016年底,銀行卡累計發卡量達到了63.7億張,按照2016年末內地總人口13.8億人計算,每人持有的銀行卡數量將近5張,而累計活卡量只有41.8億張,“沉睡卡”21.9億張,已經占到了1/3。也就是說,平均每人持有的“沉睡卡”達到2張。
存在哪些隱患?
6月22日,《國際金融報》記者咨詢了幾家銀行客服和相關業內人士后發現,看似無害的“沉睡卡”其實存在諸多隱患:
危害一:增加持卡人支出。個別銀行的某些特種信用卡,不管是否激活,一旦持卡人簽字確認,銀行就會收取年費,增加持卡人的支出。
危害二:影響個人信用記錄。只要信用卡申請被銀行批準了,卡片發了,激活與否,都會出現在持卡人的信用報告里。持卡人很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拖欠年費,從而影響個人信用記錄。
危害三:增加盜刷風險。“沉睡卡”長期處于睡眠狀態,被他人獲取后不易被持卡人察覺,盜刷風險大增。
危害四:為買賣賬戶、冒名開戶和虛構代理關系開戶埋下了隱患。根據公安機關反映,在當前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活動中,犯罪分子用于轉移詐騙資金的銀行賬戶和支付賬戶之一,就是直接購買個人開立的銀行賬戶和支付賬戶。
危害五:造成銀行管理資源浪費,長期不動的賬戶還成為了銀行內部風險點。
沉睡卡將被銷戶?
從去年12月1日起,央行規定,同一個人在同一家銀行只能開立一個Ⅰ類賬戶;半年之后,對于在一家銀行擁有多張銀行卡的客戶,銀行終于有了明確說法:近日,招商銀行稱,從今年7月15日起,將對同時符合相關條件的個人銀行賬戶進行銷戶處理。
據悉,目前多家銀行已對“沉睡卡”進行排查,進行銷戶還是降低賬戶類別仍在討論中。
一般來說,大型銀行都有自動銷卡系統,不過不同銀行對“沉睡卡”的處理措施稍有不同。比如,《國際金融報》記者發現,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會將2年左右零余額,并且無任何綁定業務的借記卡作自動銷戶處理,而建設銀行則有系統定期統計并刪除連續6個月賬戶余額為零的不動戶(無綁定特殊業務的借記卡)。
而據招商銀行近日發布公告,招行在今年7月15日之后將“清洗”七類卡:
1.卡片等級為“一卡通”普通卡(含電子一卡通、財富賬戶,下同),且持卡人未持有“一卡通”普通卡以上級別的、未銷戶的借記卡(包括但不限于“一卡通”金卡、金葵花卡、鉆石卡、私人銀行卡等)、存折、存單;
2.“一卡通”普通卡賬戶余額為零,且不存在任何未結清利息,同時持卡人兩年內(含兩年)未使用該卡主動發起任何交易(包括但不限于ATM取款、POS消費等交易);
3.“一卡通”普通卡未處于掛失、換卡、凍結、預警等狀態,未關聯Ⅱ類戶或“一閃通”;
4.“一卡通”普通卡未關聯我行信用卡還款或個貸還款,也未簽訂代發協議或無有效保險保單;
5.“一卡通”普通卡非我行住房公積金卡、企業年金卡、社保卡;
6.“一卡通”普通卡不存在關戶限制;
7.持卡人未持有我行有效的或者未激活的信用卡,且在我行系統中不存在在途的信用卡申請。
不想被注銷要怎么辦?
去年,央行發布《關于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261號文”),要求銀行應當對同一存款人開戶數量較多的情況進行摸排清理,要求存款人作出說明,核實其開戶的合理性。
而對于無法核實開戶合理性的,銀行應當引導存款人撤銷或者歸并賬戶,或者采取降低賬戶類別等措施,使存款人運用賬戶分類機制,合理存放資金,保護資金安全。
在咨詢過程中,多家銀行客服人員提醒《國際金融報》記者,“沉睡卡”如果不想被銷戶,需要持卡人對卡片進行啟用處理,包括通過銀行柜面、手機銀行、自助設備等渠道任意辦理一筆存取現或轉賬交易,或者在任意商戶發生一筆刷卡消費。也就是說,如果持卡人想“喚醒”你的“沉睡卡”,只要進行一筆交易即可。
(原標題:銀行卡不使用余額清零即可?業內:存5大危害)
推薦閱讀>>>
免責聲明:凡本站未注明來源為"財經365"的所有作品,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