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莞)創新金融發展論壇暨瑾瑜科技品牌升級發布會今日舉辦,在圓桌論壇環節,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廣東省委黨校教授陳鴻宇表示,科技創新過程中需要建立風險分擔機制、同時推動科研成果轉化。
他首先表示,科技金融是科技+金融,科技是主干、金融是服務,而作為主干的科技,在創新過程中需要注意防范風險,同時推動成果轉化。
科技創新過程中首先需要做好風險防范工作,“不僅僅防范自身經營中的風險,也為了防范中國金融行業的風險”。
他認為有3個方面可能導致科技創新產生風險:
第一、產業研究院;
第二、科技金融+孵化器+風投+創投機構;
第三、企業自辦的研究中心。
為何這些平臺在科技金融創新過程中會產生風險?
“高校、研究所、研究院,做創新有沒有回報?研究出來有沒有人買?能不能轉化?能不能收回投資成本?中間的試驗成本、儀器成本是誰出?等等這些都是風險問題,所以他們會找風投機構,但風投機構還存在風險分擔的問題”,他說到。
“所以必須要研究和設立一個科技創新風險分擔機制”。
除了需要防范科技創新中的風險問題,他還表示,廣東科技創新成果突飛猛進,但是需要解決“科技與產業結合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