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衛視等電視臺近日爆料,由于互聯網金融的高速發展,某些地區互金黑中介借校園貸猖狂作案,以兼職刷單等為誘餌套取大學生個人信息,然后通過網絡校園貸平臺騙取平臺貸款,使得眾多大學生受害。鑒于此,有行業人士認為,互金相關平臺和監管部門應加強行業監管,同時大學生亟需提高網貸安全保護意識,加強互聯網金融知識教育,使得騙子沒有可乘之機,凈化校園貸環境。
大學生成黑中介詐騙新目標
據江蘇衛視新聞眼節目報道,由于一些高校大學生信用安全意識淡薄,很多黑中介借助大學生熟人圈子,通過給部分牽線學生好處,讓受騙在校大學生以個人名義在分期網上平臺刷單,并承諾每個學生為黑中介公司刷單成功給予100元獎勵。這造成有學生花5000元買了個蘋果手機,雖然得到了100元刷單費,但是回頭才發現自己要支付一萬多的貸款,方才知道自己上當受騙。
有的黑中介還虛構事實,利用大學生的個人信息,直接在網貸平臺借款,讓網貸平臺打款到學生卡上,黑中介機構再讓大學生將費用轉出。
此外,還有的黑中介拿著蘋果手機等空的包裝盒與受騙學生合影,借此證明該大學生已經收到相關黑中介公司提供的手機,騙取網貸平臺發放貸款,而黑中介隨后便將拿到后的手機等物品賣掉,而不知情的貸款平臺只能找受騙學生還款。更有甚者,黑中介轉身“化身”網貸平臺催款員,通過短信、電話等恐嚇手段,“不還款就要坐牢”,威逼受騙學生趕緊還款,再一次訛詐學生,使得受害學生人財兩空。
校園貸詐騙頑亟需綜合防范和治理
互金黑中介這樣的操作手法算不上新穎,但屢屢得手,不僅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同時極大的影響到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正常運營和健康發展。
分析人士認為,針對校園貸詐騙頑疾這種情況,需要綜合防范和治理。一方面,大學生理應提高網貸安全保護意識,保護好自己的手機號、銀行卡號、支付寶賬號等個人信息,同時,也不要輕信往上兼職等虛假廣告,對打著各種名號的借款中介機構騙子要嚴加防范。另一方面,面對校園信貸安全意識刻不容緩的形勢,互聯網相關部門也應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嚴厲打擊互金行業黑產和黑中介。
就在不久前,針對黑產和中介猖狂作案的形勢,國內最大的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的樂信聯合團中央、銀監會以及多個教育部門通過鷹眼等高科技術積極打擊黑中介套現等行為,同時推出綠色校園金融及其四項基本原則,對大學生用戶消費限額、限制利率、鼓勵就業和創業、開展信用安全知識普及和教育活動。知情人士透露,樂信今年將有一百多場校園活動,將極大地幫助大學生提升整個的信用安全意識,提升整個反欺詐和防欺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