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張禮慧日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校 園 貸市場的一些問題固然有個別大學生超前奢侈消費的原因,但關鍵要在制度上彌補漏洞,完善大學生征信系統的當務之急。
去年六七月份開始,張禮慧就注意到以大學生借貸為代表的校 園 貸和網絡借貸,有些學生用于時尚消費,買高級手機,買高級化妝品,甚至有學生為攀比靠借貸來買奢侈品。
“我身邊的學生,約50%都曾辦理過貸款來消費,有近90%的學生都有過網上提前消費商品的經歷。”而不少信貸平臺的審核門檻低,一名在校生憑身份證就可以貸五六千元。一旦逾期還不上,利息高,又不敢告訴父母親戚,逼得一些學生走上歪路。
此外,目前很多學生無法識破校 園 貸詐騙陷阱,類似“無擔保、無抵押,當日放款”的貸款廣告在一些大學校園、微信朋友圈、QQ群里十分常見。
對此,張禮慧建議,應盡快完善大學生征信系統,幫助大學生提高誠信為本的意識、自覺管理好自己的行為,可以簡化金融機構的貸前調查過程,從而降低金融機構的不良貸款風險,及時對大學生的還款能力做出判斷,以做出靈活機動的應對措施。
近日,針對校 園 貸問題及全國人大委員們的意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也表示,大學及大學生群體需要正規的金融服務,“大學生需要貸款買筆記本手機,無可厚非。”同時,郭樹清也強調,商業銀行應研究如何“把正門打開”,把對大學和大學生的金融服務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