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股票知識入門網原文標題:炒股票新手入門-劉韜、胡永泰:理解中美貿易戰(CEJ改開40周年專刊)
本文首先回顧中美貿易戰的發展,從中國貿易順差和匯率政策、產業政策等分析美國發起貿易戰的動因,指出美國單方面將當前的貿易不平衡局面歸咎為中國的匯率政策、產業補貼等政策是不合理的,基于上述分析給出相應的政策建議,并指出當今世界多極化的局面在某種意義上決定了經濟爭端頻出必然性。
今天奉上中央財經大學教授劉韜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經濟學教授胡永泰的文章。出口導向戰略促成了中國的增長奇跡,但這也造成了一些貿易爭端,特別是最近與美國的貿易戰。劉韜和胡永泰的論文“理解中美貿易戰”指出了三個領域來解決中國國際經濟爭端。針對中國的巨額貿易盈余,作者認為迫使中國進行單方面改革無法奏效;針對產業政策,作者認為中國的國家補貼太多,確實利用了市場勢力,并損害了貿易伙伴;針對對華貿易是否會威脅美國安全,作者認為這一問題是基于對形成美國創新能力的主要因素的無知,如果美國繼續著力于打壓中國而非發展自身,將會進一步削弱其競爭力。
以下為劉韜教授和胡永泰教授文章的中文精編版,以饗讀者。
自2017年以來,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本文首先回顧中美貿易戰的發展,從中國貿易順差和匯率政策、產業政策等分析美國發起貿易戰的動因,指出美國單方面將當前的貿易不平衡局面歸咎為中國的匯率政策、產業補貼等政策是不合理的,基于上述分析給出相應的政策建議,并指出當今世界多極化的局面在某種意義上決定了經濟爭端頻出必然性。
首先,文章指出美國發動貿易戰主要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擔憂:(a)擔心中國長期巨額貿易順差會抑制美國創造就業機會,(b)擔心中國利用非法和不公平的方式以低價獲取美國的技術,(c)擔心中國試圖削弱美國的國家安全和國際地位。關于中國匯率和貿易不平衡的爭議,文章首先給出1978-2016年中國貿易余額的變化情況(如圖1)以及美國經常賬戶余額和中美雙邊貿易余額的變化情況(如圖2),并進一步結合購買力平價理論和價格彈性方法對匯率是否低估問題進行分析,得到兩方面的結論。第一,對“均衡匯率”這個概念的分析和理解上存在爭議,第二,中國貿易不平衡反映了中美兩國的經濟狀況,公平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兩國均對政策作出相應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