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知識最新內容,一場戰役中,不論是參與戰斗的戰士,還是一旁觀戰的看客,最關注的往往是飄揚的戰旗。戰旗高揚,表明戰事順利;戰旗倒下,意味著戰事受挫。而香港股票市場的主戰旗,就是恒生指數。
投資者可以直觀感受到港股市場和內地市場的顯著差異———香港股市的主流是恒生指數成份股中的幾大“巨人”,匯豐和中移動等寥寥數只股票,就占據了香港股市總市值的1/2。這好比幾大“巨人”扛著香港股市的戰旗,其余二、三十個恒生指數的成員則充當“護衛隊”。
恒生指數是由34只成份股的市值加權平均得出,其計算并不復雜,可以簡單地用以下的公式進行描述:
今日恒指=今日恒指成分股總市值/昨日恒指成分股總市值×昨日恒指
市值加權的算法意味著越大市值的股票“說話”的份量越重。假設昨天收市恒指為12000點,恒指成份股的總市值為3.6萬億港元。今天股指上漲,恒指成份股的市值升了0.18萬億港元。按照上面的公式,今天恒指應該為12600點(即(3.6+0.18)/3.6×12000)。以匯豐的市值1.3萬億港元計,如果匯豐升1%,恒指的總市值就會上升0.013萬億港元,恒指會上升0.36%;同樣,若市值僅為130億港元的上海實業(0363)升1%,恒指的總市值就會上升0.00013萬億港元,恒指會上升0.0036%。可見,市值為上海實業100倍的匯豐,其同樣的股價漲跌比例,對恒指的影響卻相當于上海實業的100倍,這就是市值加權的外在表現。
眾說周知,上市公司的股票分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在香港,雖然大股東持有的股票在法律上可以自由買賣,但實際操作中存在著一些限制,故一般把這部分股票看成非流通股。比如,中國移動有4600億港元市值的股票,但流通中的股票市值只有1000億港元左右,其余的3500多億港元由政府持有,且一般不會在二級市場上流通交易。相反,匯豐沒有明顯的大股東,1.3萬億市值的股票基本上都處于流通狀態。股票知識學無止境。
由于各恒指成份股的流通股比例不同,投資人花同樣的資金買賣不同的股票,對恒指的影響程度卻并不相同。又如,若投資者投放100億港元買入中國移動,相當于買入其10%的流通股,中國移動很可能會顯著上升20%,恒指的市值因此增加900億,恒指會升2.5%左右;而如果投資人同樣用100億來買匯豐,相當于買入其0.77%的流通股,匯豐可能會升2%,恒指的市值增加260億,恒指只能升約0.72%。
一直以來,很多人通過恒指期貨等金融衍生工具來博恒指的升跌。根據有關統計,恒指期貨每日成交額對應的賭注相當于幾百億港幣,遠大于股票的實際交易額。因此,炒家們有強烈的動機在金融衍生工具這些“叢林”中設下埋伏,然后再在股票現貨這一“平原”上操縱戰旗的進退,從而獲取巨額的投機利益。而最有效的操縱工具,莫過于一些市值較大、流通股比例較低的恒生指數成份股。
以上就是股票知識關于恒生指數的內容,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