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無人機各方面技術水平的提升,無人機航測也更加成熟的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
近日,民航局發布《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經營性飛行活動管理辦法(暫行)》,規范了無人駕駛航空器從事經營性通用航空飛行活動的準入和監管要求,具有適用范圍邊界清晰、準入條件大幅降低、在線操作簡單便捷、管理條款符合情理、時間指標寬松充裕等特點。《辦法》將于2018年6月1日起實施。
到2020年,民用無人機產業持續快速發展,產值達到600億元,年均增速40%以上。
1、技術水平持續領先。民用無人機系統集成、自主飛行、智能避障、高精定位能力不斷突破,續航能力、安全性能有效提升。消費類無人機技術保持國際領先,行業應用類無人機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企業發展取得突破。保持消費類無人機企業領先優勢,培育一批行業應用類無人機國際知名企業,形成2-5家掌握核心技術、具備世界級影響力的領先企業。
3、標準和檢測認證體系基本建立。制修訂200項以上民用無人機標準,滿足產品研發和生產、產業應用、安全監管等行業發展需求,建成民用無人機標準體系。建設一批民用無人機專業服務機構,初步建立安全性檢測認證和試驗驗證體系。
4、全管控技術手段不斷完善。國家級安全管控平臺基本建立,企業級監管平臺基本實現全覆蓋,民用無人機產品全部實現“一機一碼”,自動識別率達到100%,滿足接入管控平臺的功能要求。
到2025年,民用無人機產值達到1800億元,年均增速25%以上。產業規模、技術水平、企業實力持續保持國際領先勢頭,建立健全民用無人機標準、檢測認證體系及產業體系,實現民用無人機安全可控和良性健康發展。
對此,中航證券研報認為,隨著技術不斷突破,以及政策保障有力條件下,我國無人機將迎來多點開花的局面。
目前,無人駕駛航空器將開啟民航新時代,“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結合,無人駕駛航空器將成為推動航空領域創新,推動消費升級,成為新的動力源。
順豐、京東等巨頭都已紛紛在無人機領域有所布局,根據預測,2017-2021年中國行業級無人駕駛航空器市場規模,每年都將以30%的速度增長,并大有在通用航空、貨運航空等諸多領域替代現有的有人駕駛航空器的趨勢。
公司方面,無人機板塊關注個股有:
煉石有色:公司與順豐投資共同出資成立無人機系統公司,從事高級別系列軍用和民用無人機的研發、生產售。公司還與順豐控股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推進無人機的商業化運營。
長鷹信質:公司 2017 年收購北航天宇長鷹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自 2017 年 12 月起納入合并報表。天宇長鷹在國內無人機領域具備優異技術,目前國內僅天宇長鷹一家具備中高空長航時無人機產品,在國內列裝領域應用比較確定。
南洋科技:公司成功注入航天氣動院無人機業務,成為中國無人機第一股,航天氣動院擁有年產40 架 1 噸級無人機生產能力,是國內是中國型譜最齊全、批量出口最早、出口量最大的無人機單位。
航發動力,公司是國內生產能力最強、產品種類最全、規模最大的航空發動機生產單位,集成我國航發主機幾乎全部型譜,隨著我國航空發動機技術不斷突破以及軍機新型號不斷列裝,同時航空發動機進行國產化替代,公司作為國內軍用航發主機龍頭將直接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