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哈羅單車與永安行低碳科技完成合并;
同年2月,完成3.5億美元D輪融資;
2018年4月,在螞蟻金服和復星的領頭下再融7億美元;
同年5月末,永安行發布的公告顯示,螞蟻金服旗下全資子公司繼續增資20.9億,成為第一大股東。
與融資動作頻頻同步的,是哈羅單車對一二三線市場的違規投放。它的擴張模式有一句調侃:哈羅單車在“后共享單車時代”充當了一名在夜間偷偷“下崽”的攪局者。
摩拜、ofo、哈羅三足鼎立?
有人說,螞蟻金服的加入,會讓哈羅單車超越摩拜和ofo,成為共享單車領域的老大。
而前段時間湖畔大學課堂上,阿里高管曾鳴也提出:“哈羅單車在一年半內逆襲摩拜和ofo,日訂單總量超過前兩者總和”。
這些言論是輿論導向還是有跡可循?
今年3月,哈羅單車和芝麻信用聯合召開全國免押金發布會,兩個月后哈羅單車注冊用戶增長70%,日騎行訂單翻了一番。
哈羅單車官方披露:“截至目前,哈羅單車已累計為超過6000多萬用戶免除押金,免押總額達120億元”。
看這組數字紅紅火火,另一組數字卻有點恍恍惚惚。
今年4月易觀數據發布的《中國共享單車行業數據報告》,其稱ofo小黃車、摩拜單車和哈羅單車的市場覆蓋率分別為50.89%、49.14%和5.64%。
摩拜和ofo占據先發優勢,對一線市場依然保有絕對的領先,但也不可否認哈羅單車在其他兩家數據逐漸下滑的當下,呈現出了強有力的逆勢上漲。
攪局者哈羅單車,你成功了,成功的引起了別人的注意。
夜黑風高無視禁令,偷偷投放
近年來共享單車發展迅速,截至2017年7月,國內共享單車累計投放量達1600萬輛,亂停亂放、混亂騎行很大程度上已經超出了城市的容納能力,因此從去年開始,各地方政府就陸續出臺共享單車投放限令。
但哈羅單車無視禁令,趁著月黑風高偷偷投放哈羅單車,很多城市一夜之間冒出數千輛小藍車。
河南鄭州、周口、漯河,湖北咸寧、荊州,河北衡水,都遭到了來自哈羅單車的“空投”,一線城市也不例外。
可哈羅單車如此投放規模,都經過當地政府許可了嗎?如果有資質,且投放量又在許可范圍,何必月黑風高時偷雞摸狗?
(南方都市報報道哈羅單車深圳夜間投放截圖)
如此看來,哈羅單車不僅變成共享單車領域的攪局者,也變成了市容市貌管理的攪局者。
解讀君想說,你們怎么競爭都可以,但別把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秩序當兒戲,一個小區600戶,你們一口氣投放近500輛單車,這是想干嘛,讓小藍變成一家一戶標配嘛?!
// 解讀點睛://
共享單車出現伊始大受好評,可是發展至今,多數城市共享單車的“存世量”已經遠遠超過飽和。
源頭上就已經出現了“單車生產企業得不到回款,賤賣單車”的現象,而城市里,也出現了很多共享單車的墳場,慢慢死亡慢慢腐爛。
即便主管部門要求不得再投放新車,諸如哈羅單車之類的“遲到者”依然在各個城市趁著夜色偷偷下崽。
在 共享單車 市場趨穩之際,摩拜打算開辟新戰場。摩拜宣布發布新品“摩拜助力車”,據了解,助力車外形與摩拜自行車相似,時速可達到20km,致力于解決用戶3-5公里的出行問題。整
中國的共享單車在全有范圍來看,都是極具創新的一件事情,對于大眾的出行帶來了諸多的方便。期間以摩拜和ofo等為領頭羊的 共享單車 企業,占據了絕大部分了市場份額,同時在海
共享單車經過新一輪合并收購以后, 共享單車 領域只剩下ofo,摩拜和哈羅單車。 如今,作為后起之勢的哈羅在阿里巴巴的加持下,率先發起免押金,不僅讓位居第三的它迅速崛起,也
說起共享單車,網友們第一時間會想到摩拜單車與ofo。可無奈的是共享單車盈利模式單一,最后摩拜也不得不走上賣身的命運。 早前有媒體報道美團已經收購了摩拜,對于收購的金額,
2018年的 共享單車 沒那么多錢可燒了,缺錢的ofo甚至取消了免押金,并且開始提價,目標是今年盈利。不過他們最大的競爭對手摩拜可不一樣了,雙方好像拿錯了對方的劇本——摩拜今
本文“夜間偷偷下崽的攪局者:哈羅單車”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www.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