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資金鏈緊張"現在仿佛已經成為了日常新聞,對此感到十分困擾的ofo也想了不少解決方式來應對。在進行了一系列的營銷活動之后,ofo居然開始朝內容APP轉型了。
流量變現"新招"
今年3月份,ofo通過固定資產抵押的方式完成了8.66億美元的E2-1輪融資。獲得此融資后,ofo算是勉強度過了寒冬,但是長期的運營虧損依然在持續,找到快速的變現方法成為了它亟待解決的問題。
商業化一直是ofo的重要目標之一,在APP擁有2.5 億用戶規模的前提下,他們推出了名為"看看"的新聞資訊頁。針對這樣的做法,業內人士猜測ofo可能是在為進一步的廣告等流量變現方式鋪路。
"看看"的創意,源于去年ofo與新華通訊社、中央電視臺等中央主流媒體開展的一系列正能量傳播活動,意在將ofo打造成一個"瀏覽主流媒體新聞信息的便捷平臺"。
雖然ofo有著一大批用戶,的確有著轉成內容型APP的可能。但要知道,今日頭條、騰訊新聞等新聞軟件早就在這一塊上深耕多年了,ofo想要涉足這個區域,光從它的競爭對手來看就很不容易。
再加上ofo的APP擁有極強的工具性,該屬性在用戶腦海里已經根深蒂固了,比起新聞資訊,他們更看重APP工具帶來的實用功能。所以,"看看"也許并不會成為ofo未來發展的加分項。
更有網友指出:"心急火燎地想上班,車都掃不開,還有心思刷新聞?"
ofo的營銷之路
作為昔日共享單車品牌中的獨角獸,ofo在營銷方面并沒有怠慢。
在過去,ofo一直在試圖通過量產廉價單車打開用戶市場,通過和一些品牌、影視或二次元IP的合作,推出了小黃人等各種主題的自行車,可以讓已經沒有多少顏色和造型選擇的ofo,憑借更多的新鮮感,吸引年輕人的目光。
另外,為了擴大收入來源,ofo還推出了車身廣告。品牌可在車身上投放的廣告部位有后輪三角板、車筐、車把三角區、車座套以及車軸。根據 ofo 的單車運營數據及品牌的投放意愿,會對要投放廣告的單車數量及區域進行選定。
如此多的營銷活動為ofo贏得了資金輸血和品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還是為ofo挽回了不少曾經流失的用戶們。
ofo的未來在哪
作為ofo最大勁敵的摩拜,在進行了幾番周轉后,被美團以27億美金全盤收購。所以未來ofo會不會被其他大企業收購,也引起人們的無限遐想。
實際上,想要收購ofo的公司很多,但ofo創始人兼ceo戴威始終不肯松手。一方面他可能正在努力尋求自救的方法,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他在等一個能開出更好的條件的公司。
給ofo提供大量融資的阿里,現在也推出了一款哈羅單車,而且阿里旗下的螞蟻金服也在全力支持著它。由此可見,共享單車雙龍戲珠的格局在未來還有可能被改寫為三足鼎立。
ofo現在的品牌力量已經被削弱了不少,等待它的是被收購、找靠山、繼續融資和自我造血這四條出路。現在的ofo就是獲得融資后再通過各種營銷方式自我造血,可從前文我們可以看出,效果并沒有那么好。
這次推出的"看看"功能也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畢竟使用ofo軟件的用戶都是需要騎自行車的,而看新聞和騎自行車無論怎樣也讓人聯系不起來。
據調查,哈羅單車獲得了大部分用戶的好評,原因就在于它很好騎。那么,ofo與其一直熱衷于商業化,不如想想如何升級單車質量。單車質量上升了,曾經的品牌地位自然也就回來了。
本文“ofo開始迷之自救,APP竟上線新聞資訊頁?”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www.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動點科技記者對話哈羅單車首席運營官韓美 在共享單車這一行,奇跡正在發生。互聯網領域,向來多是老大老二打架最后合并,后面的就沒戲了。但哈羅單車作為摩拜、OFO之外的第三股
近幾個月以來,ofo頻傳負面消息,不是降薪,就是裁員、調價等等問題。外界各種唱衰小黃車,難道曾經風光無限的小黃車真的要黃了嗎?我想還不能過早下定論吧,就目前而言可以肯
在前幾天,阿里學術委員會主席、湖畔大學教育長曾鳴爆了個猛料,稱哈羅單車在1年半內逆襲摩拜和ofo,日訂單總量超過二者之和。其實即便哈羅單車的日訂單量還沒有超過摩拜和of
近期,ofo調整了自己的收費策略、押金策略。 調整后,ofo采用了類似出租車的計價方式:起步價+分鐘數+里程數。在這種計費標準下,用戶僅騎行3分鐘就要收費2元,遠遠超過標準調整
今時今日,陷入現金危機中的 共享單車 ,還能稱之為「新四大發明」嗎? 4月3日,美團收購摩拜單車。 6月1日,有消息稱ofo資金鏈緊張,開始大規模裁員,COO張嚴琪帶領的海外事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