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領域的很多世界性創新都可能發端于中國,而不是硅谷
“中國可能成為全世界共享經濟的領導者”
2017年初,中國的共享經濟初創企業真是趕上了好時候。也許是太好了。
共享單車行業誕生了首個獨角獸企業,幾家手機電池共享企業近期籌集了不低于1.5億美元的資金。不過,與此同時,一家初創企業宣布,2017年計劃在廣州投放至少50萬把雨傘,媒體對嘉興一家共享籃球企業也進行了報道。
2017年3月,ofo成為中國共享單車行業首個獨角獸企業
“共享籃球”現身嘉興
毫無疑問,在這種宣傳陣勢之下,它們的融資不會有問題。共享經濟模式在中國比世界任何地方都有更光明的前景。
優步(Uber)和愛彼迎(Airbnb Inc.)在美國成立不久,中國本土的拼車服務和房屋共享服務就于2010年代早期應運而生,并由此迎來了大發展。
中國的分享經濟研究中心發布報告稱,2016年,中國共享經濟領域的交易額約為5000億美元,比2015年增長103%。在此期間共有6億人參與了共享經濟。
中國最大的4家電池共享企業在2017年3月至5月間的籌資情況
這樣的數字令投資者趨之若鶩:
2016年中國的共享經濟類公司籌集了近250億美元資金。拼車服務和共享房屋以外的共享經濟領域增長迅速。2017年初,共享單車一直是風投資本在中國最明確的追逐目標。政府部門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共享經濟在GDP中的占比將達到10%。
有三個因素可以支持這種樂觀預期。
1
中國的人口構成
一方面,中國千禧一代是驅動這個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電子商務產業和共享經濟的增長引擎。
很多中國的年輕人不愿花錢買車甚至是手機電池,他們寧愿省錢,把錢花在諸如旅游等生活方式的體驗上,抑或是培育自己的初創企業。
2
消費特征的快速變化
中國的中產階層要面對房價的節節上漲,又承擔著贍養老人的責任,他們在花錢上越來越精打細算。有證據顯示,這種情況催生了從大路貨向高端產品和服務消費的轉變。
大多數中國人認為幸福感比財富更重要,同時越發意識到存錢的必要性
由此產生了兩方面的影響:
其一,比方說,把本來用于買車的錢省下來,花在拼車服務或其他高端產品和服務上;
其二,共享經濟使得消費者可以體驗更高端的服務——比如,在假期通過共享方式租住豪華房屋。
有趣的是,與這種趨勢并行的,是高收入群體當中二手商品網上交易的增長(這實際上是長期的共享型生意),包括古馳手袋等二手奢侈品的交易。
3
手機支付盛行
2016年,中國通過移動支付結算的交易規模是美國的50倍。
在中國,常常會見到消費者在支付終端前揮動手機,或者掃二維碼完成支付,而在很多情況下,可能都是很小額的支付。(中國的共享單車服務一般是每半小時騎行收費0.07美元至0.14美元。)難怪一些投資者可能認為共享雨傘服務是可行的。
這種大受歡迎的環境意味著,共享經濟領域的很多世界性創新都可能發端于中國,而不是硅谷。
新加坡版小黃車Obike:1美元騎行30分鐘
一些中國單車共享公司已開始在東南亞拓展業務,當地也有公司學習它們,將專為應對中國特色交通問題的業務模式傳播出去。
不久之后,中國的龐大制造業基礎很可能會造就出它自己的共享經濟模式,小型制造商們可以借助手機APP用上3D打印機和其他設備。
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會經歷一些曲折。但總有一天,中國可能成為全世界共享經濟的領導者。
中國共享單車正加速布局海外市場。7日,移動數據研究機構Cheetah Lab(獵豹智庫)發布了《共享單車 全球 發展報告》。報告預測,共享單車全球用戶規模將繼續增長,至2019年或達3.06億,
共享單車免費騎行取消了,甚至連5塊錢騎行3個月的優惠折扣都很難看到了。近日,很多市民發現市面上主流的幾家 共享單車 紛紛開始調整價格,昔日的“白菜價”讓人很懷念。 2017年
財經365訊(編輯 孟洋) 深圳 市交警局日前發布 共享單車 使用規范,并從12月20日開展共享單車交通違法集中整治,最高可拘15日,罰2000元人民幣。 共享單車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一
財經365訊(編輯 孟洋洋) 共享單車被輿論譽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但不少公司因融資難、龐大運營成本而結業。 繼3Vbike、町町單車、悟空、酷騎后, 共享單車 公司小藍單車宣布解
財經 365訊 “共享單車”近年在 國內 的發展如火如荼,更被稱為中國 “新四大發明”之一。然而,高速發展也衍生出諸如胡亂停放、擾亂交通等林林總總的問題。 最近,共享單車公司
本文“全球共享經濟的“領頭羊”將是中國?”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www.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