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6-27 12:22 來源:中國證券網 瀏覽量:
A股成功納入MSCI,國際化進程進一步加速。6月21日明晟公司宣布,將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 ACWI全球指數,預計初始將帶來大約170億美元至18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從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開通,到2016年12月5日啟動深港通,再到如今A股順利納入MSCI,A股市場的國際化進程又往前邁出了一大步。
中證100和上證50已是牛市形態。4、5月份的時候A股市場一直在調整,但如果看中證100和上證50走勢,其實已經是牛市形態了——紛紛回到了2015年底的位置,即已經爬出了2015年6月中旬后三輪大跌的最后一個坑,呈反轉走勢。中證100和上證50走出獨立強勢行情的時點正好是2016年三季度末,2016年8月16日國務院批準《深港通實施方案》,并于當日取消滬港通、深港通總額度限制。從那時至今,中證100、恒生指數、上證50、上證綜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漲跌幅分別為12.4%、11.9%、10.6%、1.0%、-2.5%、-17.5%,顯然中證100和上證50基本與港股同步走牛。這是因為在A股市場加速國際化背景下,龍頭公司更容易對標全球市場。雖然目前A股整體PE水平高于美股和港股,一線價值藍籌股中白酒龍頭的PE略高于海外龍頭,但家電和銀行板塊的PE仍明顯偏低。如格力電器PE為15倍,對應2017年一季度凈利同比增長27%,而海外龍頭惠而浦PE為16倍,2017年一季度凈利同比增長為2%。工商銀行PE為7倍,對應2017年一季度凈利同比增長為1.4%,而美股龍頭摩根大通PE為13倍,對應2017年一季度凈利同比增長為16.8%。
從6月4日至今,上證50、中證100、滬深300、中證500漲跌幅分別為2.2%、3.6%、3.9%、4.2%,而從年初到6月3日期間的漲跌幅分別為8.2%、9.9%、5.3%、-7.8%,這表明市場風格確實已經從以上證50和中
A股成功納入MSCI,國際化進程進一步加速。6月21日明晟公司宣布,將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 ACWI全球指數,預計初始將帶來大約170億美元至18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從2014年11月
參與全球配置,超配中國核心資產。 在制造業板塊中尋找具備從規模優勢到創新升級優勢,擁有全球競爭力的龍頭。 在消費領域中尋找國內市占率高的品牌企業,這些企業具備規模效
短期不確定性因素逐漸消除,反彈窗口將延續。6月份市場流動性整體保持平穩(此前市場擔心6月份是流動性最為緊張的月份)、A股成功納入MSCI、聯儲加息落地,短期市場不確定性因素
隨著網貸行業暴露的風險越來越多,保險公司與P2P平臺合作的“履約保證保險”風險等級也在飆升。
海外環境整體偏利好,人民幣匯率波動預期緩解。從外圍風險因素來看,整體保持偏利好態勢。目前美歐經濟正在修復,需求端與供給側同時得到提振,PMI以及制造業產能利用率穩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