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6-19 22:06 作者:張群 來源:中國金融信息網 瀏覽量:
優化供給結構 走出漫長“寒冬”
回采完最后一個采煤工作面,資源枯竭的晉煤集團王臺鋪礦進入關井階段,在礦區“嗡嗡嗡”響了60年的電機聲消失了,數千名職工陸續走上新崗位。
今年,擺在晉煤集團面前的是這樣一組數據:
3座老礦關閉,退出產能635萬噸;1座新礦被置換出,增加先進產能600萬噸;3座主力礦入圍全國科學產能百強,總產能2500多萬噸。
“退一步”是為了“進兩步”,退出落后產能是為了改變山西“一煤獨大、大而不強”的產業現狀。
山西煤炭產量與內蒙古相當,但煤礦數量是內蒙古的兩倍;神華集團煤炭產量相當于山西產量的一半,但人員只有山西的十分之一。人員多、包袱重,是山西煤炭行業通病。
伴隨價格下行,從“噸煤利潤買不起一瓶礦泉水”到“挖一噸虧十元”,山西經濟一度陷入長達30個月的“三九隆冬”。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扭轉經濟困局的“關鍵一招”。受益于“三去一降一補”,山西煤炭行業扭虧為盈,清理欠薪欠保上百億元;太鋼集團研制出圓珠筆尖秘方,摘掉了小筆尖上的“洋帽子”;從發射平臺、飛船零部件到航天員健身器材,山西制造助力神舟飛天……
今年以來,煤、焦、鋼市場向好,山西優化產業結構的決心不動搖,在去年大力去產能基礎上,年內再關18座煤礦,退出煤炭產能1740萬噸,退出鋼鐵產能170萬噸。
聚焦轉型綜改 開啟快進模式
去年下半年以來,山西省級層面出臺25個改革類制度性文件,涉及經濟轉型、國資國企、電力體制、生態環保、司法體制、黨的建設等改革領域,各級領導干部當起改革“施工隊長”。
“資源枯竭礦、廠辦大集團、企業辦社會、人多負擔重”,不少國企背著包袱賽跑。僅企業辦社會一項,同煤集團每年就要花費40多億元。
國企改革是今年山西強力推進的重大改革之一。今年以來,同煤首批職工家屬區的水、電、暖和物業管理職能加快移交地方。這一庖丁解牛式的改革,使企業辦社會這塊難啃的“硬骨頭”有望“骨肉”分解。
開發區是山西改革創新的“主戰場”。去年底,山西啟動開發區“二次創業”,用全省2%的國土面積建設開發區。面積僅7.53平方公里的長治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曾是全國國家級高新區中面積最小的,一些千方百計引來的好項目無法落地。今年長治高新區面積擴大到104平方公里,一批機器人、大數據等項目正在洽談。
堅定轉型定力 拓展轉型路徑
山西省委省政府強調,雖然經濟回暖,但轉型定力一刻不能松。省政府主要領導明確指出,不要只盯著地下的煤,要換個腦子看資源。
“煤炭是資源,文化同樣是資源?!比珖攸c文物保護單位、舊石器文化遺址、金元以來的地上古建筑數量,山西均居全國第一。
近期,山西啟動149處旅游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發布187個旅游項目集中招商,旅游類競技節目《人說山西好風光》連辦兩季,火爆熒屏。晉山晉水和厚重文化正成為煤炭大省的“金飯碗”。
大數據成為山西“下一個能源”。今年是山西大數據規劃實施元年,阿里巴巴、華為等一批大數據引進項目加速落地,百度云計算(陽泉)中心安全運行兩年,今年繼續擴容。
文化旅游、大數據、節能環保、現代服務業……為加快轉型,山西快馬加鞭,接連打出組合拳:
3月,新出臺的考核評價辦法用六成指標考轉型、考創新;月底,山西又決定,用二流財政實施一流人才政策。
4月,招商引資工作被列為“一把手工程”;月底,首批總投資千億元的71個項目在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開工奠基。
5月,全省試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變“先批后建”為“先建后驗”,唱響“人說山西好環境”;中下旬,62家央企千億元投資助力山西轉型發展,累計對接合作項目162個。
消息面上,清華系開始加速整合的步伐。日前,同方股份發布公告稱,清華控股對其經營資產進行戰略重組和產業布局調整,涉及同方股份的交易為公司將持有的同方國芯部分股權,出
環球外匯6月19日訊--如果一切順利,那么本周或許將成為國內外金融市場上足以載入史冊的一周! 在國際市場上,英國啟動退歐談判無疑是本周的重中之重 ,由于特蕾莎·梅大選意外遭
受教育程度低、就業難、創新技能催生職業教育的大發展。中國15 歲以上人群受教育程度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又面臨畢業生多、就業難、技能不匹配等困境。我們認為職業教育必須加
優化供給結構 走出漫長“寒冬” 回采完最后一個采煤工作面,資源枯竭的晉煤集團王臺鋪礦進入關井階段,在礦區“嗡嗡嗡”響了60年的電機聲消失了,數千名職工陸續走上新崗位。
奧朗德在今年9月的一次會議中分享了他對于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的感悟。他認為,在COP21期間,領導人會議最好在大會伊始,而不是在最后。“會議開到最后有些商討往往太晚了
北京晨報訊(記者 楊奕)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近日在第十九屆中韓稅收政策交流會上表示,積極穩妥推進增值稅改革,研究擬定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的營改增試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