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17年為例,截止7月25日,騰訊總投資1172.44億元,898.15億元,但是同樣的時間紅杉中國只投資了307.96億元,經緯中國投資121.53億元,IDG投資157.9億元,啟明創投了55.46億元......相當于騰訊的投資=2個紅杉中國+2個經緯+2個IDG+2個啟明創投的金額。
從2009年到2018年這十年間,騰訊已經投資了近600家公司,投資數量和金額猛增是從2013年開始,對京東、美團、搜狗等重量級投資也在這個時期,巧合的是,2013年也是微信開始崛起的時候。微信的崛起,成為騰訊新的流量聚集點,劉熾平把投資思想確立為“資本+流量”,通過資本和流量來支持被投的企業,一方面使得騰訊的投資更具效率和吸引力,另一方面,也使得騰訊對被投企業的掌控力更強,雖然占股少,但是作用很大。
騰訊投資的領域非常廣泛,不僅局限于騰訊擅長的社交和游戲領域,還包括教育、金融、汽車、電子商務、體育等,多賽道同時下注,真的是有錢任性了。
如果以上這些數據還是沒什么概念,那可以橫向對比一下BAT三家企業在投資方面的數量對比。從這張圖可以看出,騰訊的投資規模是遠大于阿里和百度的,特別是和百度相比,幾乎已經是百度的三倍。
那么,騰訊是怎么實現投資理念的轉變呢?
首先,互聯網企業成為投資巨頭是國內市場特殊情況下的產物。
國內投資行業起步晚,實力弱,而國外的投資機構也進入較晚,比如說,紅杉資本就是2005年才進入中國市場。這種情況之下,當互聯網創業熱潮到來時無法滿足市融資需求,而互聯網巨頭因為了解行業而成為創業者融資的新選擇。
其次,對外投資擴張已經成為互聯網企業的常見策略。
企業擴張通常有兩種策略:一是自營業務多元化;二是對外投資。以往,互聯網企業往往以前者為主,從某個主營業務向外延伸新業務。但近年來,通過對外投資進行業務擴張,已經成為互聯網企業的常見策略。
因此我們看到,不僅是騰訊、阿里這樣的巨頭在加大投資力度,其他二三線企業也同樣積極,比如小米雷軍的全家桶可能整體估值不如騰訊和阿里,但也被號稱涉及國內互聯網半壁江山。同樣,被認為內部孵化非常成功的今日頭條,其全家桶里邊也有一半是投資項目。
最后,相較KPCB、鼎暉創投、IDG等純粹的投行,騰訊有著天然的優勢:
1)足夠的資金。騰訊公布的2018年Q1季度財報顯示,該季度騰訊擁有的自由現金流為人民幣130億元,這還不算騰訊產業投資基金本身的資金。兩者加起來,足夠騰訊在投資領域大開大合而無后顧之憂。投行雖然也有錢,但要是一次性投資幾億美金并不容易。
2)騰訊本身的資產。騰訊作為國內最大的社交網絡平臺,旗下的微信、QQ等產品擁有著天然的流量優勢,而這些流量對于創業者來說無疑有極大的吸引力,不少創業者之所以愿意拿騰訊的錢,看中的就是跟騰訊的流量結合,投行是沒有流量的。
這里值得補充一點的是:
騰訊在2011年3Q大戰前其實是沒什么穩定的投資意識的,可能也是運氣好,2005年從雷軍錯過的機會中收購了foxmail,獲得了張小龍,當時誰也不知道,張小龍會成為騰訊新時代王者的奠基人,要是當時foxmail被雷軍的金山收購了,現在騰訊在互聯網行業的地位怎么樣還真說不好。
本文“BAT投資大事件:騰訊的資本擴張遠超阿里百度”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www.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2018年的互聯網行業,你關注的是什么?是小米赴港上市、陸奇告別百度還是 騰訊 和阿里的龍爭虎斗?如果回顧歷史,你會發現這些當下轟動一時的事件,其實很快就會在人們的腦海中
“穿透資金流動中的人和事” 4萬億陪他們長大,1萬億陪他們變老 作者:貝姐 編輯:老胡 2018年初春,搭乘紅眼航班從加州飛到香港的賈先生度過了忐忑不安的幾天,他知道此程決定生
前段時間,獨立手游平臺創夢天地赴港擬上市,據其招股書顯示 騰訊 持股20.65%。繼2017年,2家“騰訊系”企業赴港上市后,港股市場又將添一名“騰訊系”。騰訊港股陣營在逐漸壯大,
中國互聯網這近十年,一直是BAT的天下,當然這個 BAT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那就是百度,阿里,騰訊,而這三家公司也是國內互聯網科技公司中市值最高的公司,但是如果有人說B
共享經濟的典型代表共享單車戰場最近陷入泥沼之中。在經歷了燒錢風潮之后,這一模式逐漸開始面臨著更新的瓶頸。這也使得對 共享經濟 的反思再度被提上臺前。 但與此同時,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