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的典型代表共享單車戰場最近陷入泥沼之中。在經歷了燒錢風潮之后,這一模式逐漸開始面臨著更新的瓶頸。這也使得對共享經濟的反思再度被提上臺前。
但與此同時,變局也在悄然之間發生。一個流行的趨勢是,在共享經濟之后,租賃經濟正在成為新一輪資本布局風口。據《北京青年報》近日報道,“租一族”正在崛起,甚至“有人稱花費兩三千過得像月入三五萬”。
市場需求爆發的背景是,在創業圈,圍繞“租”展開的創業企業正如雨后春筍一樣地在發展,成為一個熱門的創業方向。互聯網租賃平臺“白租”日前宣布完成百萬美元Pre-A輪融資,在此之前,專注于智能硬件租賃的機蜜獲得了6600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
除了手機租賃,衣物租賃、智能硬件租賃、奢侈品租賃乃至玩具租賃等橫跨多行業的租賃平臺不斷出現,而阿里更是干脆在芝麻信用上線了信用生活平臺,為這些創業公司免費提供平臺鏈接,作為巨頭的阿里開始出手,其在消費租賃的布局打算也由此可窺。
租賃經濟并不新鮮,可以說是最為歷史悠久的傳統模式之一。租賃經濟幫助租用者以較為低廉的價格獲得了商品的使用權,為租用者提供了物美價廉的選擇。但是,傳統的租賃經濟中一個核心命門是“抵押物”的存在,這種抵押物一般為押金,但也正是因為押金,在很長一段時間,租賃經濟并沒有形成規模效應。
后來,共享經濟模式的出現開始試圖打破這種僵局。共享經濟進一步探索的是在傳統租賃經濟之上的使用價值之外的所有價值。共享經濟模式的核心,在于為使用者降低使用門檻的同時又為所有者創造閑置物品變現的可能性。
但事實上,伴隨著共享經濟成為風口,一些本質上是租賃模式的商業行為也開始試圖“抱住共享經濟的大腿”。典型者其實恰恰是共享單車,其商業模式本身更多還是用戶向物品提供商租賃單車,繳納押金,并付出相應的費用。
但從最初的傳統租賃經濟到后來的共享經濟,再到如今的基于新環境下的租賃經濟,商業模式正在不斷發生著變革的關鍵分水嶺,是商業模式底層——信用消費的發展。
信用體系作為整個電商發展的基礎設施,在其發展成熟后又衍生出了免押金的共享租賃模式,共享單車又恰恰是其中典型。而伴隨年輕人被培育的租賃消費習慣養成,未來的整個消費形態也必然將因之發生改變。
從國外的經驗來看,美國消費租賃的滲透率達22%,而中國僅有4%。其中的關鍵在于美國早就擁有了較為完善的個人征信體系。而在互聯網信用支付所構建的全新信用支付與消費模式下,傳統的租賃商業模式正在迎來重新的定義——其中的關鍵一環押金卻顯得不再那么的重要。而基于免押金模式必然會為平臺公司吸引大量客戶,進一步擠壓依靠押金生存的商家。這也必然將倒逼整個行業進入變革。
凱文·凱利在其《必然》一作中,談到人類未來的一個重要趨勢,即未來的人類對于商品只需要更多的“使用權”,而非“擁有權”。從這個角度看,一度被寄以厚望的共享經濟更像是一個階梯,而他所寓言的未來,或許比我們想象中來的更快。
本文“共享經濟已經被玩壞,是時候重新認識租賃經濟了”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www.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