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國汽車銷售市場已經持續微增長多時,但每年仍有超過2000萬輛新車源源不斷地被銷售,而在國內,絕大多數汽車都是通過汽車4S店銷售的,因此汽車經銷商仍是汽車市場中不可小覷的一股力量。
龐大集團(601258.SH)這家在A股上市的經銷商集團,位列國內經銷商集團第四位,旗下擁有超過1000個銷售網點,在汽車流通行業的地位舉足輕重,卻在經營過程中一直為資金鏈緊張而犯愁,近日竟然一口氣出售旗下5家利潤頗高的奔馳品牌4S店。
為回籠資金,拋售旗下高利潤4S店
5月14日,龐大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及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洛陽奔馳與廣匯汽車簽署《收購協議》,擬轉讓公司及洛陽奔馳合計直接或間接持有的5家奔馳4S店100%股權,轉讓價格擬定為12.53億元。
龐大集團稱,此次轉讓交易目的在于回籠資金,增加公司利潤,預計此次交易為其帶來的收益為6.16億元。
而事實上,龐大集團本次計劃轉讓的奔馳品牌4S店分別位于赤峰、德州、邯鄲、唐山和濟南,這5家店通過此次交易,雖然能夠為龐大集團帶來超過6億元的現金收益,卻同時令龐大集團失去了利潤奶牛。
據公告顯示,這5家奔馳4S店2017年的累計凈利潤為1.1億元,這對龐大集團來說并不是一個小數目。龐大集團2017年財報顯示,去年實現營業收入704.85億元,同比增長6.78%,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大幅下滑了44.45%,僅為2.12億元。
龐大集團官方網站上顯示,該集團在全國范圍內共有25家奔馳4S店,出讓5家就減少了25%。向來高端品牌新車銷售的毛利率較高,龐大集團寧愿出售含金量高的4S店,也要換得6億元的現金,可見其對資金的渴求。
失去競爭力,斯巴魯單車利潤嚴重下滑
毋庸置疑的是,龐大集團資金捉襟見肘與斯巴魯在中國銷量低迷有很大關系。過去龐大集團的業績幾乎全靠斯巴魯品牌支撐。
在斯巴魯品牌尚未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前,龐大集團是該品牌在國內的三大代理商之一,而且龐大集團的市場份額占全國的60%-70%。
由于對斯巴魯銷量貢獻巨大,龐大集團在斯巴魯想要在中國成立銷售公司時,得到了上桌談判的機會,2013年龐大集團與日本富士重工株式會社簽訂合同,以約13億日元(約9000萬人民幣)入股斯巴魯汽車(中國)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達40%,成為唯一一家與汽車汽車成立合資銷售公司的經銷商。
但是隨著SUV市場產品種類的增多,進口SUV產品通過國產降低售價之后,斯巴魯的競爭優勢不再,龐大集團成為斯巴魯中國的股東之后,對該品牌再無建樹,一方面沒有生產資質不能令其國產,另一方面太過貪圖斯巴魯為集團帶來高額利潤,新車及售后利潤比肩豪華品牌。這樣的后果就是斯巴魯品牌被嚴重透支,導致后期在市場上失去了競爭力。
2017年,斯巴魯在中國銷量僅為3.1萬輛,較上一年同期下滑了34%。銷量下滑的同時,斯巴魯為龐大帶來的利潤也在嚴重下滑,在龐大集團的財報中可以看到,由該公司100%持股的中冀斯巴魯(北京)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去年營業收入為26.17億元,但凈利潤僅為176萬元。
急需資金的龐大集團,在斯巴魯無法為輸送足夠的血液時,只能選擇銷售利潤高的4S店來支撐。
短期逐利,違規策劃收益互換
汽車經銷商經營成本日漸增加,但利潤卻逐漸下滑,且資金占用率極高,的確是個看起來風光,實則危機重重的行業,近年來已經先后有多家經銷商集團走向末路,單是北京地區就有眾義達集團和聯拓集團先后倒閉。而一群規模大,實力雄厚的經銷商集團,也在小經銷商難以為繼時接連并購,龐大集團也曾一度靠收購4S店,快速擴張規模。
快速擴張帶來的惡果就是資金鏈嚴重緊張。龐大集團為了短期逐利,竟然進行瘋狂的關聯交易。
2015年1月,為達到利用股東包頭信達民企業策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達民公司”)所持“龐大集團”股票融資并拆借使用的目的,龐大集團副總經理武成安排公司證券部員工楊廣宇去尋找一家融資比例較高的公司。楊廣宇在與國信證券相關人員溝通過程中了解到,國信證券收益互換業務融資比例高于普通股權質押融資,經向武成匯報,武成同意進行收益互換業務。
為符合國信證券關于參與收益互換主體應與龐大集團無關聯關系的要求,武成安排楊廣宇以灤縣橫山鋼結有限公司(以下筒稱“橫山公司”)名義實施收益互換。而橫山公司形式上同龐大集團沒有關聯關系,但實際系龐慶華個人控制的唐山市冀東物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冀東物貿”)的子公司,其工商登記的 2 名自然人股東屬名義股東,并未實際出資。橫山公司屬于龐大集團的關聯方。
2015 年 2 月三方簽訂的收益互換協議,橫山公司作為委托人出資 2.1億元設立“浙商期貨互換通國信 8 號資產管理計劃”,浙商期貨作為管理人代表該資產管理計劃同國信證券進行以 116,000,000“龐大集團”股票為標的的收益互換交易,國信證券提供不超過 4.9 億元的資金用于收益互換并收取 8.6%的固定年化收益。
龐大集團因未披露涉案關聯交易、未披露自身涉嫌犯罪被司法機關立案調查。
重重困境之下,龐大集團是否能走出這至暗時刻,重見光明?
本文“至暗時刻,龐大集團靠出售優質資產換現金流”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www.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7%幾乎是 汽車 行業的利潤天花板。”一位業內人士根據統計數據給出這樣的評論。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汽車制造業的利潤率為8.0%,但這是尚未扣除所得稅部分的數據,凈利潤率
日前,有媒體報道,豐田 汽車 社長豐田章男正計劃在公司內部開展新一輪的成本縮減計劃。而在5月14日豐田官網所備份的一份股東大會預案似乎也預示著這項計劃即將展開。“我們正
多年來,一只懸在半空中的靴子,現在似乎落地了,特斯拉在中國成立技術開發公司了,又向國產化走出了一大步,以后車友們買特斯拉就越來越便宜了。 5月14日,富途資訊了解到,國
4月初,財政部官方網站發布了《關于調整增值稅稅率的通知》,其中明確規定,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或者 進口 貨物,原適用17%和11%稅率的,稅率分別調整為16%、10%。新稅率
獵云網注:在中國的 互聯網 環境下,從來不缺少有錢、有渠道、有技術能力和有運營策略的巨頭公司,比如BAT。BAT沒有一家是有造車計劃的,但是幾乎每一家造車的公司都離不開BAT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