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石英財經網站7月4日發表文章稱,受過良好教育、年近30的單身女性在中國被稱作“剩女”。或許在中國古代,女性天生就要成為家庭主婦,因為這決定了她們人生的成功與否。但現在,女性有權利選擇是否結婚。照顧家庭不再是女性的唯一選擇。
據百度百科上解釋,“剩女”是中國文化部2007年發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6)》中收入的171個新漢語詞匯之一。它指的是處于或者超過社會認可的27歲左右結婚年齡的女性。然而,在生于上世紀80年代的人中,達到“剩女”年齡要求的男性和女性的比例為136:100。因此,被剩下的是男性而非女性。
目前,中國有將近2億單身人士,其中男性比女性多出3366萬。
文章稱,然而在城市里(特別是大城市),單身女性人數超過單身男性。一個城市越發達,單身的女性越多,城市的發展水平與單身男性和單身女性的比例成反比。例如在上海,單身男性的人數只有單身女性的四分之一,而這些單身女性年齡大部分在30歲-35歲之間。
文章稱,城市里的“剩女”通常受過高等教育,而且收入高。這在中國是普遍現象,就受教育權而言,中國的女性與男性是平等的,這得益于婦女解放運動。自2008年以來,女性大學生人數超過了男性,盡管男性在人口中的基數比女性更大。與此同時,中國女性的就業比例提高。這意味著,從經濟角度來說,中國的男性和女性之間的差距是世界上最小的。
不久前,瑞典導演安娜·昆納斯泰特拍攝了一部頗具爭議的廣告電影《她最后去了相親角》。這部電影一經播出立即在社交媒體上獲得了超過40萬的點擊量,因為它反映了大多數“剩女”與父母之間的關系。在這部電影中,父母不斷地嘮叨讓女兒早點結婚,擔心她們成為“剩女”。然而,這些有很高成就的女性拒絕妥協。最終,父母把他們的女兒帶到“相親角”,在這里看到了一些自豪的單身女性的大膽聲明。最終,父母開始理解并支持女兒的決定。預計將有越來越多的人效仿這種做法,允許這些所謂的“剩女”以她們希望的方式生活,而不是以傳統的婚姻觀念束縛住她們。
文章認為,在這方面,“剩女”以她們的學歷和高收入來說是完全能夠保持獨立、自信和自由的。她們擁有廣博的知識、成功的事業和很高的社會地位。中國著名作家錢鐘書曾經把婚姻比作“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里的人想出來”。2017年,中國一二線城市的離婚率達到30%以上。因此,保持單身并不一定就是一個消極的決定。
文章稱,應當鼓勵女性提高她們的自我意識,而不是盲目地走入婚姻,這樣她們就可以定義自己的幸福,并追求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本文“美媒報道:中國男女經濟差距全球最小 單身女能獨立”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www.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最近一段時間,全國超過15個城市了啟動第五輪樓市調控,許多投資者仍然在看多 房地產市場 ,其主要理由是新房庫存量大幅下降,“庫存降、房價漲”。 然而,事實真相不是這么簡
企業間靠“燒錢”贏得一線生機的例子在創業項目中的競爭越來越常見了。但“燒錢”給企業帶來的影響也不全是益處。燒錢發展帶來的不僅僅是資金效率的問題,還有人員急劇增加,
共享是個筐,啥都往里裝。 中國的投資人、 創業 者,是世界上最神秘的一股力量。指哪兒打哪兒,要誰好誰就好,要誰亡誰就亡。 過去兩年最火的共享經濟,就拜他們所賜,把一些企
商業地產的沉浮瞬息萬變,沒有一種商業形態和模式可以始終主導市場。隨著消費群體的迭代與消費觀念的升級,實體 零售 市場經歷了調整與變革,曾經在市場中掌握絕對話語權的百
近期,“人才爭奪戰”不斷升溫。去年以來,全國多個地區紛紛推出了力度不小的人才引進政策。而作為沿海發達地區的廣東省,包括深圳、東莞在內的多個城市都密集發布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