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5月23日發布2017年下半年宏觀經濟展望認為,全球經濟前景向好。主要國家均出現了一波較明顯的企業補庫存周期,發達經濟體企業部門的資本擴張漸趨活躍,企業產能利用率、設備投資以及資本品進口同步提升。全球貿易逐漸走出前期低迷狀態,貿易改善和私人投資有望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下半年中國經濟不悲觀。全球經濟復蘇增強,外需環境改善,進出口較去年有明顯改善。國內工業品價格仍處相對高位,企業生產和投資意愿較強,朱格拉周期上升依然在途中,制造業投資將繼續改善,經濟內在動能在逐漸修復。房地產調控和汽車政策效應減弱可能影響短期經濟增長,后面季度經濟增速略有放緩。通脹壓力明顯減輕,預計PPI年末回落至0%附近,但工業品價格不會重返通縮。企業盈利增長有所減弱但仍處改善區間。宏觀政策更加注重“穩”與“防”的平衡。貨幣政策維持中性,監管趨向溫和,財政基調仍然積極,但力度趨弱。
新一輪“區域振興+改革+開放”確立經濟新格局,將帶來新增長。今年以來,中央作出系列重大政策部署:設立“雄安新區”;醞釀“粵港澳大灣區”;縱深推進“1+3+7"自貿區,深化“一帶一路”戰略,七大行業中實施國企混改等。由此可見,新一輪“區域振興+改革+開放”的大幕己經拉開,這將形成經濟新格局、帶來新活力,將提升短期需求和長期增長。一方面,“雄安新區”設立有望拉動基建投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對外開放有望激發服務業投資和外商投資以及拉動服務業出口,提升服務業國際競爭力,繼2001年加入WTO中國成為全球制造業中心之后,服務業有望迎來黃金增長期。
對資本市場而言,中美經濟周期和貨幣政策分化程度縮小,人民幣貶值壓力和資本外流壓力正在緩解。經濟溫和復蘇延續,國內金融監管趨嚴,美聯儲縮表和歐央行削減寬松呼之欲出,都將在政策面對國內債市形成利空。對股市而言,中國經濟延續周期反彈、盈利仍會保持較快增長、資金利率不會急劇上升、經濟新格局利好風險偏好提升,因而整體宏觀環境仍然利好股市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央行行長助理劉國強15日在“2017金融街論壇”上指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既要善于“做加法”,也要勇于“做減法”。“做減法”方面,要把金融亂象減下來,凡是搞金融,都要持牌經
?ICO這一名詞源自于IPO,但卻因為不愿受到證券業的嚴格監管而將自己定義為一種眾籌;然而其定義與眾籌又存在些許出入,于是眾售這一新的概念被發明出來。但不論ICO項目發起人以及I
近日,證監會啟動調查2017年專項執法行動第三批共18起案件,其中15起案件已經完成現場調查,陸續進入行政處罰審理程序。筆者認為,防范內幕交易,不僅要從完善制度建設、加強監管
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在《證券監管的目標和原則》報告中指出,證券監管的三項目標分別為:保護投資者利益;保證市場公平、高效和透明;減少系統性風險。基于這些監管目標,可多措并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