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行長助理劉國強15日在“2017金融街論壇”上指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既要善于“做加法”,也要勇于“做減法”。“做減法”方面,要把金融亂象減下來,凡是搞金融,都要持牌經營、都要納入監管、都要立足于服務實體經濟。與此同時,隱性的地方政府債務必須減下來,對僵尸企業的支持必須減下來,對房地產的炒作必須減下來。
在“做加法”方面,劉國強表示,“做加法”是經濟下行后的本能想法,具有客觀必要性,但是要做好并不容易,這幾年我國探索了一些辦法。
例如,在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方面,加大財政、金融政策的配合,推動政府和民間合作搞建設,形成了PPP機制。在積極探索普惠金融方面,我國創造了大量金融工具,在間接融資方面,完善擔保體系、創新抵押物,推動信用體系建設,包括兩權抵押、專利權抵押、供應鏈融資、扶貧再貸款等;在直接融資方面,開發了綠色債券、雙創票據、扶貧票據、資產證券化產品等,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初步核算,2015年到今年上半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為企業節省資金成本2000億元。這些‘加法’措施在目前都是很有針對性的,在未來也必須堅持優化。”劉國強稱。
“做減法”方面,劉國強指出,其一要把杠桿率減下來,這是服務實體經濟的關鍵舉措。因為在高杠桿的情況下,資產價格必然膨脹,這就導致了一方面會把資產從實體經濟中吸引出來,另一方面也會提高實體經濟的經營成本,例如有些經營良好的企業因為某地房價大幅上漲被迫遷走。因此,必須要堅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使杠桿率有序降下來,這是服務實體經濟最重要的環節。
其二,要把金融亂象減下來。非法集資、亂加杠桿、亂做表外業務、違法違規套利等不但直接增加了金融風險,而且都是金融脫實向虛的途徑,把這些減掉,自然就會有相當部分資金回歸實體經濟。
“金融創新是大勢所趨,但也不能偏離實體經濟的需要,必須認識到金融業的外部性和公共性非其他行業可比。”劉國強強調,因此凡是搞金融都要持牌經營,都要納入監管,都要立足于服務實體經濟。
其三,要把不符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的資金減下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不是“來者不拒”,不能成為幫助落后產能脫困的借口,甚至成為給僵尸企業“打點滴”的手段。金融服務的對象必須要符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對僵尸企業的支持必須減下來,對隱性的地方政府債務必須減下來,對房地產炒作必須減下來,這樣才能騰出資源,服務于符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的實體經濟,才能培育出新的結構、新的動力。
劉國強表示,在其他一些領域也可以用“做加法”和“做減法”的思路去推動,比如要強調監管統籌,把同一件事情多頭監管的現象減下來。
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在同一場合也指出,進一步強化協調配合,有效彌補監管短板。根據銀行業和風險變化新的特征,銀監會已著手完善一系列監管制度,將合理把握出臺的節奏,科學評估市場影響,穩步有序推進實施。在強化監管履職責任的同時,銀監會也將主動做好監管協調,強化與中央銀行和其他監管部門的協調配合,共同維護金融業的安全和穩健發展。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陳剛 十九大代表、河北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舉世矚目的雄安新區規劃何時出臺? “我們正在全力以赴編制規劃, 雄安新區 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要保持歷史耐心和
應充分理解中央精神,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為發展理念,回歸特色小鎮建設的基本價值,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主體的關系,客觀看待房地產企業投資特色小鎮行為,建立有效的
往往在創業數年甚至十幾年后,人才價值才開始體現,“筑巢”的作用就在于實現人才從“落腳”到“扎根”,安心和踏實創業。因此,房地產既是創業者的“巢”,也是創業大環境之“巢”。
縱觀十年來中國股市的大牛股,復權后累計漲幅超過一線房價同期漲幅的股票,依舊為數不多。在實際情況下,即使投資者有幸篩選出這類股票,也未必能夠持股到今天。
中國房地產政策,正迎來自1998年房改以來的一次最深刻變革。目前來看,一個圍繞“租售并舉”的房地產長效機制的雛形正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