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5.11片云開盤前言:潰不成軍A股陰呑陽,覆巢驚現雛鳥折翅飛。
全球股市一片紅的大背景之下,中國式股災越演越烈。
一個月來,三分之二的個股跌幅超過10%;近500只股票跌幅超20%;跌30%以上及腰斬的股票隨處可見。
A股月內市值蒸發5萬億人民幣。按5000萬持倉賬戶粗略統計,戶均虧損超過8萬元。
如此慘狀,喚不來對市場的呵護之聲,散民哀莫大于心死。
這個月來,就連哥的“發言”,也不斷出現各種提醒,也指出過不少市場出現的“瑕疵”,與市場的聲音匯集,企圖引起“大人”的注意。現在,我只能認同,“裝睡的人你喚不醒”。
我們曾支持監管,當看見“無形之手”指導買賣時,我們的思維開始理不清法制人治;
我們曾點贊降妖,當看見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控制權重的“操縱”,我們真的難以識別“神”與“妖”;
我們曾為虛擬經濟支持實體經濟的IPO高發,而激情滿滿的打新,當看見有批量新股業績變臉,我們轉向為新的“垃圾”滋生地擔憂;
我們曾相信慢牛,相信穩健,當看見股災之下,“百姓的錢袋子”保護根本就言過其實時,我們目瞪口呆;
我們曾懼恐金融風險,當我們又一次身臨股災,我們還能去承受被“強奸”的快感?
我們曾……,我們信……,我們迷茫……
昨天,被《大眾證券報》報道的“信披”有“毛病”的N鐵流新股掛牌,那44.02%的封板,哥體會了“我行我素”的“底氣”。
哥依然相信,監管會帶來短期的陣痛,治理是為了長治久安。我們等待健康的市場,可這一等,竟然快30年!
制度建設,長效管理,從根本上杜絕或減少“亂像”,為什么這么難?
遮羞布隨著股災發生已經扯下,管理層是不是應該反思,應該面對,應該救市?
“金融穩,經濟穩”,新華社近日為此,為“金融安全”連發七文,已經足夠說明“穩”的重要性了。
我希望,管理層能讀懂來自市場的“哀怨”,能捋一捋監管與市場“魚水”關系,能撫慰投資者受傷的心靈。
至于中小投資者,也不必面對極端行情亂了方寸。恐慌之下的操作只能給自己帶來更大的損失。
哥前幾天有一段話,今天有必要再說一遍:
“只要你沒加杠桿,你就靜下心來想想股史。A股哪一次在極度悲觀時沒出現轉折?深套的股票只要不是“垃圾股”是不是大都能回來?”
有行情極端之中,我們也應看到積極的一面:
5月以來的6個交昜日里,已有86家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宣布增持,凈買入股份合計4.75億股,增倉參考市值達41.19億人民幣。
增持,來自于公司的管理層,他們不僅了解公司,對自己的公司有信心,而且在關鍵時刻出手。哥為此點贊!
哥明白,這個時候再說增加信心的話已很蒼白。也不會重復十幾天前所說“減倉,別無選擇!”
哥的確琢磨了幾個小時才寫出如下的話。
再次殺跌在短期可能性已經很小。昨日尾盤的瘋狂暴跌,更像是短期的“終極宣泄”。
重要的“峰會”已經臨近,維穩的預期將再次升溫。股指翻紅,A股也可以。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前海開源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 楊德龍表示,在中國慢牛行情將會持續三到五年。市場整體已經走出慢牛,A股總體特點是牛短熊長。經濟轉型取得成果,周期性行業業績在今年大
?關注相關虛假貿易、違規購匯等行為,加大合規性檢查,降低違規風險。密切跟蹤內外部形勢變化,應對流動性波動加劇的挑戰,合理安排到期資金,防范流動性風險。
引入逆周期因子不是為了推動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不是短期的、臨時的措施,而應該在較長時期發揮作用,不但要調節市場非理性的貶值預期,也要在市場出現非理性升值預期時起到引
從八月行情看,上證指數從3273點—3360點,漲2.66%,為9個月的最大月漲幅,并且是連續3個月上漲;深成指從10505點—10816點,漲2.97%;中小板從11174點—11532點,漲3.21%;創業板從1736點—
財經365訊: 最近幾年,王老師遇到過很多的投資朋友,也和他們交流溝通過很多。從他們身上王老師學會了,不管何時何種行情,做單都需要勇氣,都需要鎮定,都需要根據技術面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