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6-30 15:51 來源:中國證券網 瀏覽量:
據最新消息,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近期將全線貫通,預計年底前通車。一橋飛架港珠澳三地,屆時從珠海到香港只需半小時車程。
各種硬件設施條件的成熟,是灣區經濟建設的重要基礎。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日前在演講中特別指出:“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大灣區由此將真正形成一個閉環,從而更加有助于整個灣區氛圍的形成。”此外,廣深港高鐵也將在今年年中測試,并有望在明年下半年實現通車。而隨著交通等各項基礎硬件設施的不斷完善,灣區城市群也將實現“一小時”經濟圈目標。粵港澳大灣區還擁有全球最繁忙的港口群和機場群,客、貨運量都位居全球前列。
“從高速公路遍布南粵,到高鐵動車聯通全國,再到現在港珠澳大橋即將貫通,這些年來珠三角交通及物流已經非常發達,此時提出大灣區規劃,確實是很自然的事情。”招商蛇口一位高管如此表示。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多位接受采訪的專家表示,國家選擇在今年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大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開發建設,是在各項政策條件、基礎條件都已成熟,且在時點上恰好與國家發展戰略、政策能夠實現無縫結合的大背景下,可謂水到渠成。
全球最大制造業基地的經濟基礎為灣區經濟一體化建設提供了深厚底蘊。
從經濟體量來看,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GDP總量達到1.36萬億美元,超過美國舊金山灣區,未來有望成為超過東京灣區的亞洲經濟總量最大的灣區城市群,處于全球經濟第一方陣。從區位優勢來看,粵港澳大灣區由珠三角9個城市、香港和澳門組成,地處“廣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三大經濟圈以及香港、澳門兩大對外窗口城市的深度融合區域。并且與海上絲綢之路沿海國家、沿線國家海上往來密切,地理和生態環境優勢明顯。
灣區經濟還是該區域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的必然選擇。廣東省社科院宏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陳再齊向記者表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尤其是沿海發達省份依靠政策紅利和低成本要素驅動,迅速成為全球制造業中心,廣東即是其中的典型。然而,綜合國外案例經驗,當一個省的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時,便要致力于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經濟發展開始從數量、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進行轉變。而依托粵港澳大灣區所提倡的科技創新等要素,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也將助力廣東省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邁向更高階段。
“粵港澳大灣區怎么互通?應該從炒股開始!”廣東省社科院海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楊明在座談會上半開玩笑地說。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都明顯提升了內地與香港兩地投資者投資
據最新消息,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近期將全線貫通,預計年底前通車。一橋飛架港珠澳三地,屆時從珠海到香港只需半小時車程。 各種硬件設施條件的成熟,是灣
粵港澳大灣區就是要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互聯互通”的理念建立合作機制,以“通”為基準點和定盤器,推動粵港澳合作走向深化,實現區域內“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
富連京擬掛牌新三板 2017年1-2月凈利潤為18萬元
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證監會有關負責人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這20年來,香港在內地證券市場“引進來”和“走出去”、擴大對外開放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香港自身也實
青島積成擬掛牌新三板 2017年1-2月凈利潤為1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