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騰訊是否變成了一個投資公司,投資業務對騰訊的重要程度都已經顯現。
根據騰訊控股最新一季財報,報告期內的投資板塊資產從2017年Q4的2718億元增加到了3228億元,一個季度內增長510億元。非上市企業累計投資則較2017年末增長36.8%,為723.1億元。
同時,騰訊也已經開始品嘗投資業務所帶來的收益。財報顯示,2018年一季度其他收益凈額75.85億元人民幣,其中來自被投公司估值增加所導致的金融資產公允值變動收益為至少60.42億元。
事實上,騰訊這樣的巨頭公司對風險投資的熱衷,已經引起了部分VC的警惕。他們認為,巨頭“PE化”甚至“VC化”,有可能使得中國的創投生態逐步向韓國、日本的模式發展,而大公司壟斷的結構并不利于創業產業本身發展。
進擊的騰訊投資多家研究公司及數據公司的信息都顯示,騰訊從2017年起在投資業務上發力明顯。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的數據顯示,僅2017年騰訊就投資了80多家公司,超出阿里巴巴的投資交易數量1倍,后者則在去年參與了約40筆的投資交易。IT桔子2017年末的一份統計顯示,騰訊在 2017 年投資事件數量超過了 120 起,投資活躍度秒殺絕大部分一線投資機構。
數可視的統計則顯示,自2017年起至2018年3月14日,騰訊的對外投資總額為2653億元,阿里的對外投資金額則為1864億元。
進擊的投資業務甚至在財報中造成了騰訊的債務增加。
Q1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騰訊的債務凈額為145.3億元。形成對比的是,截至2017年底騰訊還有163.32億元的現金凈額。騰訊在財報中解釋凈現金變為凈債務的原因時,將主要緣由歸結為戰略投資和并購項目投資的增加。
在最近的一起著名互聯網并購案中,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騰訊的話語權和意志體現。
據《財經》雜志報道,在美團收購摩拜前,摩拜方面還接到了滴滴的投資offer。在決定向股東會提交哪份方案時,摩拜董事會上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是,誰可以獲得騰訊的支持。最終,由于騰訊明確表示他們將否決滴滴的小股投資交易,董事會只向股東會提交了美團的方案。
一定程度上,騰訊足以算是國內第一PE了。并且,騰訊向早期投資發展的傾向也十分明顯。
根據IT桔子的統計,2017年騰訊投資或參與投資的種子輪、天使輪、pre—A輪共計 18個,A輪、A+輪共計32個。二者總和占據騰訊2017年投資數量的40%以上。并且,該統計中并未包括騰訊作為LP所支持的基金投資的部分。
巨頭VC化這造成了當下創投生態的一個新特征:騰訊這樣的巨頭公司,正在逐漸PE化甚至VC化。
我們之前分析過,如果比較騰訊和阿里兩家巨頭的投資風格,騰訊“輕投資、廣撒網”的策略,顯然更偏向于VC的風格。更多的時候,騰訊的投資模式會被解釋為“優質流量換優質資產”,但一位 VC人士表示,騰訊的流量優勢對創業公司來說,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綁架。
很多VC人士并不贊同創業公司太早去拿騰訊等巨頭的投資。他們認為,站隊太早對創業公司來說并不一定是好事,這會讓它們失去更多的資源、可能性和發展空間。最直觀的影響是,投資方的競爭對手很可能會關上原本開放的合作窗口。
《華爾街日報》的報道稱,接受騰訊投資的初創公司必須在協議文件中,同意不接受阿里巴巴等騰訊競爭對手的投資,或是不與其達成戰略合作關系。
事實上,在類似這樣的談判中,大多數創業公司是更為被動的:如果不接受騰訊的投資,對方可能轉身就會去投自己的競爭對手,甚至親自出手做一個類似的產品出來。
無論拒絕投資后得到的是其中的哪種反饋,對創業公司來說都可能產生巨大的制裁效應,甚至滅頂之災。
正被改變的創投生態投資屆的一個共識是,即使在全球范圍內,VC活得最舒服的地方,大約也只有中美兩國,尤其是相比日本、韓國等地的創投市場,這種反差會格外明顯。
曾航在《移動的帝國》中曾經提到,日本缺乏在國際上名聲顯赫的本土VC,創業氛圍也較為淡薄。除了福利制度的保證和終身雇傭制被廣泛采用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大企業的壟斷效應太過明顯,在大公司們之間的交叉持股和千絲萬縷的財閥關系影響下,它們往往可以和覆蓋多數主流業務,中小企業要在夾縫中找空間,多數生存不易。
韓國也是類似的情形。眾所周知,亞洲前三大社交通訊公司分別是微信、line和Kakao。只要在韓國打一次車,就可以有很明顯的感受到Kakao強大的本土影響力,它幾乎完整覆蓋了出行場景:查路線最常用的是KakaoMap,叫車最常用的是Kakao Taxi。
事實上,一旦巨頭發動降維攻擊,大公司的流量威力即使跨界,也幾乎不受影響。
2017年10月,Kakao推出數字貨幣交易所Upbit。依靠Kakao的龐大用戶基數,Upbit在上線2月內呈現出驚人的暴發式增長,很快就在比特幣24小時交易額上超過原本在擁有韓國70%市場份額的Bithumb。
VC們已經開始擔心,隨著巨頭公司的PE化和VC化,中國的創投市場也會走到類似日韓市場的情形。這并不是他們希望看到的。
《財經》的報道中則提到,一些摩拜的股東在接受采訪時稱,他們曾希望摩拜可以走滴滴的道路,即在巨頭博弈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但最終失敗了。所以,與其擔心騰訊沒有夢想,不如去擔心一下,創業者們會不會變得沒有夢想。
本文“正在被改變的創投生態,騰訊成為投資公司?”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www.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下一篇:汽車關稅下調,誰將從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