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彭博社報道稱,聯想在其統計的171支全球科技股中表現最差,原因是在彭博社全球科技指數171家公司中,聯想自2013年以來下跌幅度最大,尤其最近該股面臨從恒生指數中被剔除的風險。那么問題來了,聯想緣何會成為全球最差科技股,甚至會有被剔除恒生指數的風險?
眾所周知,盡管聯想在2014年通過并購摩托羅拉移動和IBM x86服務器業務而正式開啟其作為傳統PC廠商的轉型之路,但3年多的時間過去,聯想通過并購進入的智能手機和數據中心(主要是服務器)市場的表現并不理想。
在智能手機市場,據調研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的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排名統計,聯想智能手機在2017年的銷量同比下跌了2%,從2016年的5070萬部下跌至2017年的4970萬部,排名全球第8,市場份額僅為2%左右,已經是名副其實的第二陣營。具體到中國手機市場,據調研機構GFK發布的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研究報告顯示,聯想去年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前10排名中墊底,出貨量僅為179萬部(注:2016年的銷量為300萬部),同比下滑接近60%,占有率為0%。
面對上述的處境,盡管聯想聲稱今年將會在手機市場持續發力,尤其是中國市場,并定下銷量20倍于去年的目標。但從賽諾發的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手機市場整體銷量報告顯示, OPPO、vivo、蘋果、華為、榮耀、小米位列前六名,第六至十名為魅族、金立、三星和小辣椒,銷量均在百萬級,聯想仍未進入前10看,情況并不樂觀。
需要說明的是,進入到今年,雖然聯想一再強調要重視和重返中國市場,例如聯想集團副總裁、移動業務中國區銷售副總裁彭貝力透露,摩托羅拉今年在中國會推出10多款產品,價格從1600元到一萬元不等。摩托羅拉今年銷量增長速度不會低于20倍,不過截至到目前為止,中國手機市場還未見這10款產品中任何一款的身影。倒是聯想首先在中國市場重啟了Lenovo品牌,不過從其今年在中國市場重啟的Lenovo品牌首發的S5手機看,除了區塊鏈的噱頭,業內似乎看不到任何亮點,充其量是一款常規配置的千元機。如此弱勢的產品,不禁讓業內質疑聯想既定的中國手機市場的銷量目標能否完成。
令人擔心的是,隨著國內廠商在海外重點市場的發力,聯想曾經一度表現尚佳的海外市場也正在遭遇蠶食或者說其在中國市場由盛而衰的過往正在被復制。
例如在印度市場,聯想曾經一度進入到前3,但進入到今年,據市場調研公司Canalys的統計,2018年一季度,聯想手機出貨量僅為100萬部,同比下降超過60%,另據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報告顯示,聯想在今年第一季度已經退出印度智能手機前5。那么隨著中國手機友商海外市場的進一步拓展,目前聯想尚占據優勢的拉美等市場也難言安全。那么今年聯想手機是海外與國內市場的此消彼長,還是雙降?不論是哪種結果,絕對的增長對于聯想都是相當的挑戰。
那么今年聯想手機是海外與國內市場的此消彼長,還是雙降?不論是哪種結果,絕對的增長對于聯想都是相當的挑戰。
在數據中心(主要是服務器的銷售)市場,據Gartner的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聯想服務器全球銷量僅排名第五,同比下滑17.6%,為全球前五大服務器之首;營收已經退出前5之列,被列入“其他”。值得注意的是,聯想在服務器市場出貨量和營收的雙雙下滑是以中國友商華為和浪潮的增長為代價,而在聯想并購IBM X86服務器業務之初,聯想不僅相較于這兩家國內友商在出貨量和營收上遙遙領先,還位列全球第三。由此我們不難判斷,聯想并購IBM X86服務器業務并沒有取得1+1大于2的結果,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競爭力更是不增反減。
至于聯想目前核心中核心的PC業務,據Gartner和IDC的統計,聯想在去年全球PC市場的銷量已經被惠普超越,痛失全球PC市場冠軍頭銜。雖然聯想重申要重返PC市場第一,但進入到今年,種種跡象表明這以目標的實現也是頗有難度。據IDC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惠普依然是全球PC市場的老大,且銷量同比增長4.3%,相比下,聯想同比增長為0%,也就是說在落后惠普的情況下,增速又不及對手,聯想在PC市場何以重返第一?
對于聯想PC更為不利的是,來自捷克著名安全廠商Avast近日發布了2017年度PC趨勢報告顯示(由于其基于全球1.55億Avast、AVG用戶的情況統計而來。雖然針對的主要是國外用戶,但依然頗具代表性),在PC品牌選擇中,惠普以19.8%高居第一,其后的宏碁、華碩、戴爾都是10%左右,聯想僅為9.6%,在主流PC品牌的用戶選擇中排名墊底。而在今年年初美國權威雜志《Consumer Reports》針對8.3萬名用戶進行的PC故障率調查顯示,聯想以31%的故障率排名第二。看來用戶對于品牌的選擇和本身產品的品質才是聯想PC未來能否保持競爭優勢的最大隱患。
此外,鑒于在聯想PC主場的國內市場,華為、小米等的發力,雖然短期內不會對聯想PC業務造成實質性的沖擊,但由于PC市場的增速一直在放緩,哪怕是一點點的銷量分流,都會給聯想PC心理上造成壓力,況且華為和小米此前在智能手機和服務器市場均上演過反超聯想的戲碼,這些前車之鑒想必不會不讓也內擔心聯想PC業務的前景。正如前述,在手機和數據中心業務不振或者下滑之時,核心中的核心業務哪怕有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動搖投資者的信心。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盡管聯想面對轉型和新的競爭形勢,推出了新零售戰略,并發布了智能物聯消費賦能品牌Lecoo,以期提振營收和利潤的增長,但這些所謂新的戰略和新品牌,其核心的支撐依然離不開PC、智能手機和數據中心這曾經被聯想稱之為的“三駕馬車”,而正是由于這“三駕馬車”業績的疲軟和遭遇的挑戰,讓資本市場對于聯想的未來(包括相關的戰略)并不買賬,股價持續走低也是情理之中。
本文“聯想成全球最差科技股,三大業務疲軟不振”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www.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揭秘成都“網紅生產線”從素人到網紅最快1個月 正在網紅孵化公司直播的女主播。 易觀智庫資深分析師薛永峰,網紅公司是隨著娛樂業發展而出現的新的商業模式。前期,這個行業的
中國電子商務正在快速發展,引領世界潮流的同時,大數據“殺熟”、App強制索權、消費者個人隱私遭侵犯等新問題也層出不窮。如何有效地規制 電商 行為,在產業發展和消費者權益
如果沒有美團打車這個“程咬金”, 滴滴 出行可能已經駛入下一個關鍵路口——實現集團整體盈利了。 近日,有媒體曝光了滴滴出行去年的財務數據:2017年,滴滴出行主營業務虧損
“先乘車,后付費”,在今年4月的中國“互聯網+”數字 經濟 峰會上,騰訊副總裁鄭浩劍向外界介紹了騰訊在智慧交通上的最新成果:微信用戶可憑小程序中的二維碼先掃碼乘坐公交和
投資收獲頗豐的 騰訊 創始人馬化騰將面臨“內耗”:美團和滴滴的燒錢大戰,都是燒自己的錢!還要燒多久?要燒多少?也許馬化騰自己也不清楚。 遭遇大股東減持后,騰訊最近新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