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隨著全國上半年經濟數據出爐,各地方 “成績單”也陸續公開。根據已公布的各地政府工作報告和統計部門數據,除北京、遼寧外,其他地區上半年GDP同比增速均高于或與全國增速持平。
截至7月25日,全國已有23個省(區、市)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
其中,重慶以同比10.5%的GDP增速暫居榜首,貴州增長10.4%緊隨其后。去年唯一負增長的省份——遼寧,上半年GDP增速回正,為2.1%。經歷“疲弱”的山西也迎頭趕上,實現6.9%的中高速增長。
總體看,2017年上半年各區域經濟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態勢。東部地區GDP總量依舊占據領先地位,中西部地區GDP增速高于東部地區。
東西部協調發展
23省(區、市)經濟數據顯示,增速排名前10名中,中西部地區占9席,且均高于8%。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與經濟增長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認為,中西部經濟增速高于東部,有利于進一步縮小地區間差距。
以山西為例,2016年GDP增速為4.5%。上半年,在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煤炭行業復蘇背景下,上半年山西經濟由“疲”轉“興”,增速達6.9%。
東部地區提質增效,以江蘇、山東為例,GDP總值均有新突破。上半年,江蘇GDP總量首次突破4萬億大關,山東GDP總量達到3.5萬億元。
同為東部地區的天津,經濟增速雖有所放緩,但綠色發展取得了新進展。上半年,天津與中關村、河北科技廳聯合實施推進京津冀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行動計劃。
“協調地區經濟發展,中西部地區還有很大空間。” 蔡志洲向國是直通車記者表示。
新動能助力轉變
從23省(區、市)的數據中來看,上半年,以高新技術、現代服務業等為代表的新動能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十分明顯。
以GDP總量較大的山東為例,上半年,山東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1.1%,比規模以上工業高3.4個百分點。這促進山東經濟增長由過度依賴工業、投資驅動向服務業、消費協同驅動轉變。
國家級大數據中心貴州則憑借科技優勢,新產業、新產品快速增長。上半年,貴州戰略新興產業、裝備制造業分別增加了20%和13.9%。
在網絡零售方面增長強勁的福建,在現代服務業方面有所突破。上半年,福建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實現網上商品零售額387億元,同比增長逾六成,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8個百分點。
但是,新動能也面臨機遇難以把握的問題。蔡志洲認為,這非常考驗地方政府的智慧,但早走肯定要比晚走好一點。
喜報頻傳!看看你家成績怎么樣?
廣東:外貿支撐作用增強
外貿對廣東經濟增長支撐作用增強,上半年廣東外貿明顯改善,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1640億元,同比增長14.1%,扭轉了去年持續負增長局面。
江蘇:GDP首次突破4萬億
上半年實現生產總值40821億元,同比增長7.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58億元,增長2.2%;第二產業增加值18743億元,增長6.3%;第三產業增加值20719億元,增長8.3%。
山東:新動能持續穩定發力
上半年,山東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1.1%,比規模以上工業高3.4個百分點。強化改革、開放、創新三大動力,加快新舊動能有序轉換,促進經濟增長由過度依賴工業、投資驅動向服務業、消費協同驅動轉變。
河南: GDP超2萬億元
上半年,服務業占GDP的比重為42.8%,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3%,服務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首次過半。
四川:新動能培育進一步提速
上半年,高技術產業持續快速增長,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6.3%,增速比一季度回升1.4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快6.1個百分點,比同期規上工業增速快7.7個百分點。
湖北:房地產去庫存效果顯現
半年,湖北商品房銷售面積3740萬平方米,增長23.8%;商品房待售面積2111萬平方米,下降14.6%。住宅待售面積1270.74萬平方米,下降22.1%。
湖南:進出口額增幅全國第三
把外貿作為推動開放型經濟追趕式跨越發展的突破口,加快推進開放崛起5大項目落實落地。全面對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上半年,完成進出口額1007億元,同比增長67.5%,增幅居全國第三,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52.3%。
上海:對房地產依賴降低
上半年,在中央強調住房的居住屬性,上海加強因城施策的背景下,上海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比去年同期下降40.6%,存量房買賣登記面積同比下降51.6%。從近五年成交情況來看,上半年存量住宅買賣登記面積為同期最低。
福建:網上零售增勢強勁
上半年,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156.40億元,同比增長11.5%,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零售額3230.99億元,增長16.6%。
安徽:房地產調控效果明顯
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2503.8億元,增長14.3%;商品房銷售額2602.6億元,增長22.7%,其中住宅增長25%。其中,皖北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快速增長,去庫存成效顯著。
北京:經濟平穩向好提質增效
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牛鼻子”,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半年,在總體經濟保持平穩運行的同時,發展質量不斷提升,全市經濟呈現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的態勢。
陜西:進出口總值持續高位運行
受自貿區、“一帶一路”建設等有利因素的影響,陜西外貿進出口總值持續保持高位運行。上半年,進出口總值增長27%,較上年同期加快15.3個百分點。
天津:經濟轉型成效繼續顯現
經濟增速有所放緩,綠色發展取得新進展。與北京共同建設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未來科技城等承接平臺,支持和服務雄安新區建設發展,與中關村、河北科技廳聯合實施推進京津冀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行動計劃。
重慶:工業是經濟的“主引擎”
規模以上工業39個行業大類中35個保持了增長。在“6+1”支柱行業中,汽車、電子、裝備、化醫、材料和消費品等行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8.4%、27.9%、11.9%、12.5%、6.3%和10.7%。
江西:GDP增速9%
GDP增幅從2015年一季度的8.8%,逐步增長到2015年三季度的9.2%,之后降到9.1%連續保持四個季度,2016年四季度再降到9%,并穩定至今年前兩季度。
山西:經濟由“疲”轉“興”
上半年GDP同比增長6.9%,在21個省(區、市)中排名靠后,但這是山西經過2014年一季度以來的13個季度后,增速首次步入合理區間。
云南:進出口增速快速回升
上半年實現生產總值6447.81億元,同比增長9.5%,增速比全國高2.6個百分點。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631.30億元,進出口增速快速回升。
貴州:大扶貧攻堅戰強勢推進
上半年,貴州先后發起脫貧攻堅春季攻勢和“大比武”,加大極貧鄉鎮脫貧攻堅力度,66個貧困縣地區生產總值平均增速高于全省經濟增速2.7%。
新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全國第一
上半年,自治區圍繞1.5萬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目標共同發力,強基礎,補短板。固定資產投資新開工項目達10671個,增長50.5%,新開工項目完成投資2545.61億元,增長40.2%。
海南:“三去一降一補”取得成效
去產能上,全面取締地條鋼產能。去庫存上,全省商品住宅庫存去化期比上年末減少12個月。去杠桿上,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和不良貸款率雙降。降成本上,全面實施“營改增”。補短板上,十二個產業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撐力量。
寧夏:特色農業平穩發展
上半年,寧夏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7.67億元,同比增長4.2%,增速與一季度持平,比上年同期加快0.1個百分點。畜牧業發展形勢良好。經濟作物穩步增長。
青海: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
上半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7.6%,在預期目標區間,與一季度增速持平,比全國1-6月增速高0.7個百分點。
遼寧:經濟增長由負轉正
面對各種困難與挑戰,上半年,遼寧省經濟交出這樣的答卷實屬不易。遼寧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在分析上半年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形勢時作出這樣評價:全省各項工作邁出新步伐,政治生態發生可喜變化,經濟發展筑底企穩,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獲取更多財經新聞訊息,請關注財經365。(原標題:23地GDP出爐,誰坐第一排?)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本文“各省市GDP出爐,上半年各省發展如何?”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www.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