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推進簡政放權工作,增強銀行抵御風險能力,銀監會今天發布《關于修改<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的決定》。《決定》共對《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中的八個條款作出修改。其中,在簡政放權方面,主要修改的內容包括:
一是合并了支行“籌建”和“開業”審批程序,僅保留支行“開業”審批,申請人在支行“籌建”3日前向開業決定機關提交籌建報告,即可開始籌建工作;
二是整合“中資商業銀行投資設立、參股、收購境內法人金融機構”的“準出”、“準入”程序;
三是進一步簡化高管資格核準程序,對于同質同類銀行業金融機構間的平級調動或改任較低職務的,取消事前核準改為備案制。
《決定》還優化了中資商業銀行投資設立、參股、收購境內法人金融機構以及募集發行債務、資本補充工具的條件;明確了境內外資銀行入股中資商業銀行條件。
銀監會表示,在推動簡政放權工作的同時,將持續完善審慎監管規則,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加大現場檢查力度和監管處罰力度,堅守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底線。(央視記者 張道峰)
附:
中國銀監會關于修改《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的決定
為依法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持續推進簡政放權,增強商業銀行風險抵御能力,決定對《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15年第2號)進行如下修改:
一、在第十條第三款后增加一款規定:“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作為發起人或戰略投資者入股中資商業銀行,參照本條關于境外金融機構作為發起人或戰略投資者入股中資商業銀行的相關規定”。
二、將第二十七條修改為“擬設立支行的中資商業銀行分行、視同分行管理的機構或城市商業銀行總行應在支行籌建3日前向開業決定機關提交籌建報告,開始籌建工作”。
三、將第二十八條修改為“擬設立支行的中資商業銀行分行、視同分行管理的機構或城市商業銀行總行應在提交籌建報告之日起9個月內完成籌建工作,并向開業決定機關提交開業申請。
申請人逾期未提交開業申請的,應及時向擬設地銀監分局或所在城市銀監局報告”。
四、將第二十九條中的“支行的開業申請由分行、視同分行管理的機構或城市商業銀行總行向籌建受理機關提交,籌建受理機關受理、審查并決定。籌建受理機關自受理之日起2個月內作出核準或不予核準的書面決定”,修改為“支行的開業申請由擬設地銀監分局或所在城市銀監局受理、審查并決定。受理機關自受理之日起2個月內作出核準或不予核準的書面決定”。
五、將第三十三條第(七)項“最近2年無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和因內部管理問題導致的重大案件;”修改為“最近2年無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和因內部管理問題導致的重大案件,但為落實普惠金融政策等,投資設立、參股、收購境內法人金融機構的情形除外;”。
六、在第三十四條第二款后增加一款規定“前款所指設立、參股、收購境內法人金融機構事項,如需另經銀監會或銀監局批準設立,或者需銀監會或銀監局進行股東資格審核,則相關許可事項由銀監會或銀監局在批準設立或進行股東資格審核時對中資商業銀行設立、參股和收購行為進行合并審查并作出決定”。
七、將第六十四條第(五)項中的“最近3年無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和因內部管理問題導致的重大案件”刪除。
八、將第九十六條修改為“具有高管任職資格且未連續中斷任職1年以上的擬任人在同質同類銀行間平級調動職務(平級兼任)或改任(兼任)較低職務的,不需重新申請核準任職資格。擬任人應當在任職后5日內向銀監會或任職機構所在地銀監會派出機構備案”。
修改后的《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重新發布。(原標題:銀監會:簡化中資商業銀行部分行政許可)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本文“銀監會:簡化中資商業銀行部分行政許可!”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www.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銀監會開出了史上最大罰單。 近日,銀監會公告對廣發 銀行 總行、惠州分行及其他分支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罰沒合計7.22億元,其中,沒收違法所得17553.79萬元,并處以3倍罰款52661.37萬
被催收,這個現在在 網貸 行業聽起來令人聞風喪膽的詞,十個參與過網貸的人,其中有8個遭遇過 催收,這些催收,大部分都是沒有禮貌和章法的。他們的行為堪稱胡作非為,自己也不
銀監會25日公布的9月銀行業監管統計指標月度情況表顯示,截至9月末,銀行業 金融機構 (境內)總資產規模和總負債創下年內新高,分別為240.39萬億元和221.62萬億元。不過總資產和總
財經365訊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的進程中,金融服務業走出去和引進來有助于帶動金融活水。在近四十年的金融開放中,中國金融業快速發展
財經365訊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結束后,金融監管成為金融業工作主要工作,“穩中求進”的監管工作成為主基調。今年以來,銀監會就防控金融風險做了大量工作,通過補短板、治亂象等